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独零余子

黄独零余子

《中药大辞典》: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别名狗嗽子(《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中的珠芽。7~8月成熟时采收。

性状珠芽呈圆球形,径约2厘米。外皮棕褐色,上有淡棕色、细小之颗粒状突起,径约1毫米。除去外皮后,显青绿色,内肉呈黄白色,新鲜的切开后断面有粘液渗出,片刻即渐转深黄色及至淡黄色。味微苦。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咳嗽,头痛。

《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磨汁或浸酒。外用:切片贴。

复方①治百日咳: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咳嗽: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解诸药毒: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头痛: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50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独零余子

药材名称黄独零余子

拼音Huánɡ Dú Línɡ Yú Zǐ

英文名Bulbil of Airpotato Yam

别名狗嗽子、零余子、黄独果、黄独珠芽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叶腋内生长的紫褐色珠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bulbifera L.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黄独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近于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圆柱形,左旋,无毛。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先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长仅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洒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散结解毒。主痰热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瘿瘤;瘰疬;疮疡肿毒;蛇犬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磨汁、浸酒。外用:适量,切片贴或捣敷。

注意不宜过量或久服;脾胃虚弱者不宜磨汁服。

复方①治百日咳: 鲜狗嗽子三至五钱,切片,酌加冰糖,开水炖一小时,饭后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咳嗽: 黄独零余子一钱五分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③解诸药毒: 鲜狗嗽子和开水磨汁一盏,用开水送服,可催吐,以污物吐尽为止。(《福建民间草药》)④治头痛: 鲜狗嗽子切成薄片,贴在太阳穴。(《福建民间草药》)⑤治食道癌、子宫癌、直肠癌: 黄独干珠芽十两,切片,62度白酒三斤,装入小口陶罐内,石膏封口,糠火慢烧二小时,或将陶罐放入锅内,慢火蒸二小时,提出陶罐,稍冷后放入冷水中浸七天七夜,过滤即得。成人每日五十毫升,少量频饮。以不醉为度。(《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福建民间草药》:生用催吐,解诸药毒,熟用治热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头兰

    药材名称虎头兰拼音Hǔ Tóu Lán别名树茭瓜、树蕉瓜、折鹤兰、野芭蕉、牛屎别草、大甩头、黄壳鱼子兰出处虎头兰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虎头兰硕大,多红丝,心尤斑烂,有色无香,能耐霜雪。”并附图。

  • 女贞皮

    《中药大辞典》:女贞皮药材名称女贞皮拼音Nǚ Zhēn Pí别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树皮。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本草图经》:"浸酒,补腰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

  • 云苔草

    药材名称云苔草拼音Yún Tái Cǎo别名偷偷还阳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无粉报春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efarinosa Pax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鸡肠

    《中药大辞典》:鸡肠药材名称鸡肠拼音Jī Chánɡ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肠。功能主治治遗尿,遗精,白浊,痔漏。①《本经》:"主遗溺。"②《别录》:"

  • 蚕砂

    药材名称蚕砂拼音Cán Shā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性味甘、辛,温。功

  • 凹朴皮

    《中药大辞典》:凹朴皮药材名称凹朴皮拼音āo Pǔ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树皮。原形态鹅掌楸,又名:马褂树、双飘树。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黑褐色,纵裂。叶互

  • 野鸡草

    《中药大辞典》:野鸡草药材名称野鸡草拼音Yě Jī Cǎo别名小仙茅(《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小金梅草的全株。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球形或长圆形,顶部冠以黑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

  • 席草

    药材名称席草别名茳芏蒲草、短叶茳芏、咸水草来源莎草科席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 var. btevifolius Bocklr.,以根、根状茎及花入药。生境分部四川及南方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