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麻灰

黄麻灰

《中药大辞典》:黄麻灰

药材名称黄麻灰

拼音Huánɡ Má Huī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椴树科植物黄麻茎皮纤维煅制的灰

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撒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麻灰

药材名称黄麻灰

拼音Huánɡ Má Huī

英文名Roundpod Jute ash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bris L.茎皮纤维烧存性的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chorus capsubris L.

原形态黄麻直立木质草本,高1-2m。全株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约2cm,被柔毛;叶纸质,卵状披针形至狭窄披针形,长5-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粗锯齿,最下面的2锯齿长而成钻形,向下弯曲,两面均无毛;三出脉的两侧脉上行不过半,中脉有侧脉6-7对。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腋生聚伞花序,有短的花序柄及花柄;萼片4-5片,长3-4mm;花瓣黄色,倒卵形,与萼片约等长;雄蕊18-22,离生;子房无毛,柱头浅裂。蒴果球形,直径1cm或稍大,先端无角,表面有直行钝棱及小瘤状突起,5丬裂开。花期夏季,果秋后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荒野或人工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普遍栽培。

性味淡;平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理伤;止血。主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0.5-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防己

    《中国药典》:广防己药材名称广防己拼音Guǎnɡ 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红花点地梅

    药材名称红花点地梅来源报春花科红花点地梅Androsace aizoon Duly var. coccinea 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利水。主治热性水肿。用法用

  • 络石果

    药材名称络石果拼音Luò Shí Guǒ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果实。7月间采集,以未熟的果实为好。性状蓇葖果,2个并生成人字形,长圆柱状或带纺锤状,长约8~2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

  • 毛叶三条筋

    《中药大辞典》:毛叶三条筋药材名称毛叶三条筋拼音Máo Yè Sān Tiáo Jīn别名黄脉山胡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樟科植物香面叶的根、叶、皮。全年可采。阴

  • 刺梨

    《中药大辞典》:刺梨药材名称刺梨拼音Cì Lí别名茨梨(《分类草药性》),文先果(《四川中药志》),团糖二(《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果实。原形态

  • 鹦鹉

    《中药大辞典》:鹦鹉药材名称鹦鹉拼音Yīnɡ 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鹦鹉科动物绯胸鹦鹉等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嘴强大,甚钩曲,上嘴与头骨连接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不凋木

    药材名称不凋木拼音Bù Diāo Mù别名格棒子、格棒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积木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var.mi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