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煮散

丁香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四两。益智(去皮)五两半,胡椒二两。

炮制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脾脏伏冷,胃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寒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但是沉寒痼冷,无问久新,功效不可俱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极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 )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120克益智(去皮)165克胡椒60克

制法上药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主脾脏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咳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盐1捻,煎至10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5克 赤茯苓(去黑皮)桔梗白术白芷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遍,生姜作曲,焙)甘草(炙,锉)人参各30克干姜(炮裂)15克槟榔(锉)高良姜肉豆寇(去壳)各7.5克

制法上药13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噫醋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9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两,神曲(湿纸裹爁)3两,诃子枣大者3两,干姜(生熟各半)3两,半夏(火炮)3两,厚朴(姜制)3两,甘草(生熟各半)3两,陈橘皮4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泄泻下痢,伤冷面色痿黄,心痛脏腑不安,症癖气块。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5分,食前热服,甚者两服,每日2次。

注意忌生冷,动气物。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钱,没石子2个,川百药煎1钱半,甘松1两,针砂(醋炒)1钱半,白及2钱半,新钉子1个,诃子皮2钱,三奈子1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1大碗,煎至7分,用小瓶盛贮,用铁钉浸在药水内3日,油纸盖护,勿令灰土入内。

功能主治乌髭发。主

用法用量临卧用掠发鬓,次早以温水洗去。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

《直指》卷七: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4枚,石莲肉14枚,北枣7个(截碎),生姜7片,黄秫米半合(洗)。

功能主治翻胃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无“北枣”。

摘录《直指》卷七

《传家秘宝》卷中: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分,肉桂1分,厚朴3分(去皮,姜汁炙),甘草3分(炙),麻黄2分(去节),芍药半两,诃子皮4分,大黄3分,旋覆花3分,吴茱萸2分(热浆水淘五遍,浮者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热痰,浑身疼痛,鼻塞烦壅闷躁,头痛,一切诸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如茶点,1字至半钱,温服,不拘时候。若伤寒热痰,只半温服之。风气常服半钱,治病1钱,去大黄1分,夏添甘草2分,秋添诃子皮2分,冬添肉桂2分。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博济》卷二:丁香煮散

药方名称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两3分,蓬莪术2两,荜澄茄1两半,枳壳1两3分(炒令黄色),藿香(1两半),沉香1两,麝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3分,诃子1两(去核),前胡1两,人参1两,京芎1两,木香3分,槟榔7个,豆蔻(去皮)7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攻冲,心胸不利,不思饮食,腹胁刺痛,口苦无味,吐逆及酒后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热服。

摘录《博济》卷二

猜你喜欢

  • 附子摩头散

    药方名称附子摩头散别名摩顶散、附子膏处方大附子1个(炮,去皮脐),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首风。用法用量摩顶散(《普济方》卷四十四),附子膏(《普济方》卷四十七)。摘录《三因》卷二

  • 防风天麻散

    《宣明论方》卷三:防风天麻散药方名称防风天麻散处方防风天麻川芎羌括 香白芷草乌头 白附子荆芥穗当归(焙)甘草各15克滑石60克功能主治行气散郁,通脉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走注不定;中风偏枯,暴痞

  • 白梅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白梅丸药方名称白梅丸处方白僵蚕不拘多少(直者,炒令黄色)。制法上为末,用陈白梅肉捣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毒、气毒瘰疬。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空心、午后各1次。摘录《

  • 大凤髓丹

    《元戎》卷十:大凤髓丹药方名称大凤髓丹处方黄柏(炒)2两,缩砂1两,甘草半两,半夏(炒)2钱5分,木猪苓2钱5分,茯苓2钱5分,莲花蕊2钱5分,益智仁2钱5分。制法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固真元

  • 耳底八宝油

    药方名称耳底八宝油处方核桃仁12两,香油4两,蝈蝈5个,牛胆1钱。制法用香油炸核桃仁,加入蝈蝈、牛胆炸枯,过滤去净滓,候凉再兑麝香1分,冰片1钱,研细混合均匀,装瓶重1钱。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主耳内流脓

  • 马齿煎

    药方名称马齿煎处方马齿苋(洗去土)。制法熟捣,绞取汁,缓火煎成膏,停冷。功能主治痔疮。疮肿下血。用法用量每日取少许作丸,纳所患处。摘录《圣惠》卷六十

  • 大思食丸

    药方名称大思食丸别名透气丹、千金大思食丸处方乌梅(去仁不去核)10两,神曲(炒)10两,苍术4两,麦糵(炒)15两,干姜(炮)2两,京三棱2两,陈皮(去白)2两,蓬莪术3两。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

  • 大黄一物汤

    药方名称大黄一物汤处方大黄4两(酒浸1宿)。功能主治癫狂。用法用量水3升煎之,分3服。摘录《医方考》卷五

  • 扁鹊陷冰丸

    药方名称扁鹊陷冰丸处方雄黄1两,真丹砂(别研)1两,矾石(熬)1两(将生矾石3两半烧之),鬼臼1两半,蜈蚣1枚(赤足者,小炙),斑蝥(去翅足)7枚,龙胆7枚,附子(炮)7枚,藜芦7分(炙),杏仁40枚

  • 清心丹

    药方名称清心丹处方黄连(酒炒)9克滑石(飞)18克甘草辰砂(飞)各3克薄荷1.8克***(镑)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脓耳,耳出红脓;及舌上生疮如杨梅状者。用法用量每服4.5克,蜜拌,薄荷汤送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