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味汤

六味汤

《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附子(炮)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人参2两,干姜3两,大黄5两。

功能主治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7升,煮取2升4合,去滓,分温3服。服如人行10里久。1服此汤,当得快利,利中有恶物如鱼脑状,或如桃李,但异于常利,勿怪之。将息经3-4日,宜合高良姜等10味散服之。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

《百一》卷十一: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藁本荆芥蛇床子、川椒、山茱萸吴茱萸各等分。

功能主治脚气。

用法用量上同煮3-5沸,淋脚膝,勿湿脚趾。

摘录《百一》卷十一

喉科指掌》卷二: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荆芥穗3钱,薄荷3钱(要二刀香者妙),炒僵蚕2钱,桔梗2钱,生粉草2钱,防风2钱。

功能主治喉科七十二症。

用法用量上为末,煎数滚去滓,温好,连连漱下,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倘要紧之时,用白滚水泡之亦可。

摘录喉科指掌》卷二

古方汇精》: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地黄3钱,生黄耆3钱,生甘草3钱,白芷(炒)3钱,当归(炒)3钱,穿山甲(炒)3钱。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疔疮,并治一切无名肿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用法用量患在头面,加川芎5钱;手足,加桂枝5钱;中部,加杜仲5钱;下部,加牛膝5钱。上连引7味,依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善饮者,用黄酒2碗,煎1碗;不善饮者,酒1碗,水1碗煎服。

摘录古方汇精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破故纸(水浸半日,焙干)4两,川楝子(净肉,微炒)4两,舶上茴香(酒浸半日,焙干)4两,南木香1两,沉香1钱,麝香2字(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惊滞疼痛,砂淋,或小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青盐沸汤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准绳·幼科》卷九引《婴孺方》:六味汤

药方名称六味汤

处方地黄8分,桂心8分,芍药2分,寒水石2分,黄芩(炙)2分,甘草(炙)2分。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1升半,1岁儿2-3合,量与服之。

摘录《准绳·幼科》卷九引《婴孺方》

猜你喜欢

  • 琥珀六合汤

    药方名称琥珀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琥珀5钱,茯苓5钱。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太阳本病,小便赤如血状。用法用量《医钞类编》本方用法,每次五钱,水煎服。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三引《圣惠》

  • 木香没药丸

    药方名称木香没药丸处方木香没药(别研)白附子(炮)川乌头 (炮,去皮、脐)乌药天南星(炮)附子

  • 传尸丸

    药方名称传尸丸别名鳗鱼丸处方鳗鲡鱼(半斤外者)7条。制法瓶中先铺薄荷叶4两,入鳗在内,掺干山药粗末斤余,锅内入去心百部1斤,煮3炷香,候鳗烂极去薄荷,取鳗与山药连骨捣烂,焙,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补

  • 麻药

    《喉科紫珍集》卷下:麻药药方名称麻药处方川乌15克白芷9克 川椒21粒草乌15克半夏9克胆南星4.5克全蝎9克细辛4.5克 炒盐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麻醉止痛,治咽喉部诸证需用刀针割烙者。用

  • 暖胃汤

    药方名称暖胃汤处方生姜500克(去皮,净洗,顺横纹切作片子。用白盐600克,掺入生姜中令白,淹一宿,取出,入银石器内,慢火炒,续入上好神曲细末30克,与姜同炒,令干)丁香15克 齐州大半夏30克(汤洗

  • 夜光丸

    药方名称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

  • 豆淋发表汤

    药方名称豆淋发表汤处方全归1钱,白术1钱,苏叶1钱,蒲黄1钱,干姜1钱,川芎1钱5分,川羌1钱5分,茯苓1钱5分,丹皮1钱5分,陈皮1钱5分,熟地1钱5分,薄荷8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妇人五劳七伤。用

  • 斑龙脑珠丸

    药方名称斑龙脑珠丸处方鹿角霜1斤,鹿角膏4两(用酒溶开),山药半斤,熟地黄4两,柏子仁4两,白茯苓4两,菟丝子4两,破故纸4两,杜仲4两,肉苁蓉2两,远志1两。制法上为末,入鹿角胶和匀为丸;如干燥难丸

  • 除湿膏

    《寿世保元》卷二:除湿膏药方名称除湿膏处方广胶3两,生姜半斤(捣汁),乳香1钱半,没药(取末)1钱半。制法上入铜勺内,火上熬化,移在滚汤内顿,以筋搅匀,入花椒末少许,再搅匀,摊厚纸或绢上。功能主治中湿

  • 葛根芩连微丸

    药方名称葛根芩连微丸处方葛根1000g黄芩375g黄连375g 炙甘草250g性状为暗棕褐色至类黑色微丸;气微,味苦。炮制上四味,取黄芩、黄连,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分别用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