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升麻葛根汤

加减升麻葛根汤

《喉痧症治概要》:加减升麻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葛根汤

处方升麻1.5克 生甘草1.5克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 粉葛根4.5克 苦桔梗3克金银花9克 干荷叶1角薄荷叶2.4克 京赤芍6克 净蝉衣2.4克 陈莱菔9克

功能主治治痧麻虽布,而头面鼻独无,身热泄泻,咽痛不腐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喉痧症治概要》

《育婴秘诀》卷二:加减升麻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葛根汤

处方桔梗、干葛、升麻川芎赤芍、归尾、羌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惊丹,先搐而后发丹瘤者。

用法用量井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加减升麻葛根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麻葛根汤

处方升麻10g,葛根30g,杭芍10g,荆芥10g,防风10g,甘草6g,浮萍15g。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清阳明里热。主阳明风热证,怕冷,口干,大便溏稀,全身有瘙痒性风团,丘疹,水疱皮损,脉滑,少力,舌薄黄白苔。

各家论述升麻解表透疹,解毒清热;葛根清阳明之热,透肌表之邪;杭芍酸敛肝气,养阴清热;荆、防辛温解表透疹;浮萍辛凉解表透疹;甘草和胃以助胃气,调和营卫。故该方是表里和解之剂。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猜你喜欢

  • 防风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根汤处方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耆、桑枝。功能主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 金刀如圣散

    《仙拈集》卷四:金刀如圣散药方名称金刀如圣散处方松香1两,枯白矾1两。制法上为末,收贮。功能主治住血止痛。主跌破刀伤。用法用量临用搽伤处。摘录《仙拈集》卷四《寿世保元》卷二:金刀如圣散药方名称金刀如圣

  • 麻黄赤芍汤

    药方名称麻黄赤芍汤别名灵仙除痛饮(《古今医鉴》卷十)。处方麻黄赤芍各3克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威灵仙片芩枳实桔梗葛根川芎各1.5克甘草归尾升麻各0.9克功能主治治温热流注,肢节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消核散

    药方名称消核散处方海藻90克牡蛎元参各120克糯米240克甘草(生)30克红娘子(同糯米炒胡黄色,去红娘子,用米)28个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化痰行瘀,软坚散绪。治颈项痰凝瘰疬。用法用量每次3~4.5

  • 槐耳汤

    药方名称槐耳汤处方槐树上木耳(烧作灰)。功能主治蛔心痛。用法用量痛发,以枣肉碾和,水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黄连除(匿虫)丸

    药方名称黄连除(匿虫)丸别名除(匿虫)丸、黄连化(匿虫)丸处方黄连2钱,芦荟1钱2分,白芜荑1钱5分,使君子(炒)2钱5分,干蝉(炒)1钱2分,川楝子肉2钱,夜明砂1钱2分。制法上为末,将乌梅肉洗去墨

  • 加味举轻古拜散

    药方名称加味举轻古拜散处方荆芥1两(炒黑),生地5两,黄芩1两,当归2两,白芍1两(炒),丹皮1两,茜草2两,枳壳6钱(炒黑),甘草6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鼻衄,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茅根汤送

  • 参耆救元汤

    药方名称参耆救元汤处方黄耆(蜜炒)、人参、粉草(炙)、麦门冬(去心)、五味子。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肾水枯竭,不能运上,作消渴,恐生痈疽。用法用量水煎,加朱砂少许,不拘时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 海仙膏

    药方名称海仙膏处方赤葛、苦参各等分。制法上锉片,用香油浸过,煎至焦枯滤去滓,称香油1斤净,再煎沸,徐徐入蜜陀僧、水粉各4两。功能主治风损诸疮,痈疽肿毒。摘录《回春》卷八

  • 萆麻散

    《医方类聚》卷一七九引《烟霞圣效方》:萆麻散药方名称萆麻散处方萆麻7个(去皮),地百子1钱(新干,瓦上烧灰),海马1个,地胆1对,地丁草1钱,铜末1钱,斑蝥2个,雄黄1钱,***1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