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藿香正气散

加味藿香正气散

《得效》卷五: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丁香半钱,缩砂半钱,良姜半钱,南木香半钱。

功能主治饮食中忧怒伤脾,腹内膨满,泄泻频并,或作晨泄。

用法用量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

摘录《得效》卷五

《寿世新编》卷上: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卫生鸿宝》卷四:加味藿香正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苏叶1钱,陈皮1钱,茅术(炒)1钱,葛根(煨)1钱,蝉退1钱,藿香梗钱半,厚朴(炒)钱半,半夏曲(炒)钱半,牛蒡子(炒,研)3钱,赤苓3钱,焦神曲2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烂喉痧,形寒发热,面若装朱,痧不出肌,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甚至发厥口噤,目闭神昏,乃内挟宿滞痧秽,外感戾毒暴寒,折伏表里为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吐泻之后,津液大伤,必然发渴,切勿与蔗梨一切寒凉之物。

摘录《卫生鸿宝》卷四

猜你喜欢

  • 地黄芎穷丸

    药方名称地黄芎穷丸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芎穷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3分,当归(切,焙)3分,柴胡(去苗)半两,刺蓟半两,桑寄生(焙干)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两,龙骨3分,阿胶(

  • 八宝黑虎散

    药方名称八宝黑虎散处方冰片1分,水银1钱,宫粉1钱,明雄5分,麝香1分,铅1钱,轻粉6分,百草霜1钱。制法先将水银、铅放铜勺内,火炼好,研末;次将百草霜用勺炒,候烟尽为度;再将各药合研极细,收瓷瓶内,

  • 地骨酒

    药方名称地骨酒处方新地骨皮(洗净)。制法捣自然汁(无汁则以水煎汁)。功能主治小便出血。血淋。用法用量每服1盏,加酒少许,食前温服。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简便方》,名见《仙拈集》卷二

  • 养元汤

    药方名称养元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炙甘草熟地杜仲(炒,去丝)各3克 枸杞6克杏仁4.5克 白茯苓4.5克金樱子4.5克(去刺)淫羊藿(酥炒,去边)3克石斛4.5克牛膝5.5克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种子

  • 楝根汤

    药方名称楝根汤处方梗根皮(有子者)1握,酸石榴根1握,槐根1握(切碎,用东引者)。功能主治小儿蛔虫攻心腹痛。用法用量上以水3盏,煎取1盏,去滓,空心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 滑涩汤

    药方名称滑涩汤处方红花1两(胚子者)。功能主治产后血积未绝,闷乱气闭欲绝。用法用量酒2钟,煎至1钟,乌梅汤2匙并服。口噤,灌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五

  • 参归腰子

    《寿亲养老新书》:参归腰子药方名称参归腰子别名参归腰子丸(《摄生众妙方》卷七)。处方人参15克(细切)当归15克(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切)猪腰子1只功能主治主心气虚损,怔忡,自汗。用法用量先将腰

  • 海青丸

    《医学入门》卷七:海青丸药方名称海青丸处方海粉30克青黛9克黄芩6克神曲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神曲一半煮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清热,健脾消积。治痰积泄泻。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下。摘录

  • 泽兰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泽兰汤药方名称泽兰汤处方泽兰当归生地黄各60克甘草45克生姜90克 芍药30克大枣10枚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气力。用法用量上药七味,哎咀,以水

  • 五味沙棘散

    药方名称五味沙棘散处方沙棘膏180g木香150g 白葡萄干120g甘草90g栀子6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深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甘而苦、涩。炮制以上五味,除沙棘膏、白葡萄干外,其余木香等三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