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解毒生脉散

加味解毒生脉散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

药方名称加味解毒生脉散

处方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 银花30克麦冬30克赤芍15克远志15克 鲜茅根60克 川贝12克***1.5克(对服)羚羊粉1.5克(对服)

功能主治强心护阴,清营解毒。治大肠杆菌败血症并中毒性休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备注本方所治大肠杆菌败血症而致中毒性休克,高热曾达40.3℃,继而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且有幻视,病情严重。此乃心气素亏,以致邪热逆传心包之故。证见高烧,口干咽痛,脉细数,舌绛少苔,实为邪已入营,气阴两伤;由于毒热炽盛,阻闭于内,不得透达,以致四肢逆冷,此乃热深厥深,阳极似阴之象。此时病邪嚣强而正气衰微,正不抗邪,若不积极扶正,则正气暴脱,故以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为法。方以生脉散、清营汤化裁,重用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以养心气,收敛耗散之精气;银花、***、羚羊粉、白茅根、丹皮、生地、知母黄柏赤芍清营解毒,凉血散瘀;玄参天花粉以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远志调补心气,化痰散结,以防痰热阻闭心包。盖热邪已逆传心包,在热甚阴伤的情况下,势必灼液为痰,因而痰热忸闭包络,神志被蒙,已为必然趋向,用以预防痰闭,实为势在必行。

摘录《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

药方名称加味解毒生脉散

处方西洋参15g(另煎兑服),五味子10g,元参15g,生地15g,丹皮15g,天花粉15g,知母10g,黄柏10g,银花30g,麦冬30g,赤芍15g,远志12g,鲜茅根60g,川贝12g,***1.5g(兑服),羚羊粉1.5g(兑服)。

功能主治强心护阴,清营解毒。主毒热入营,热深厥深,气阴两伤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猜你喜欢

  • 大通真丸

    药方名称大通真丸处方蚕纸10张(烧灰),防风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桔梗1两(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白芷3分,当归1两(锉碎,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 白蔹散

    《圣济总录》卷十八:白蔹散药方名称白蔹散处方白蔹(炮)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干姜(炮)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羊踯躅半两(蒸熟,炒干)。制法上

  • 小七香丸

    药方名称小七香丸处方甘松(炒)2.5克益智仁(炒)1.88千克 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甘草(炒)各3.25千克 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60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温

  • 蜂房汤

    《圣济总录》卷一二○:蜂房汤药方名称蜂房汤处方蜂房1枚(炙,劈碎)豉49粒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2~7粒功能主治主治牙齿虫蚀肿痛。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400毫升,煎十余沸,去滓,热含冷吐。此药若有肿,

  • 进食煎

    药方名称进食煎处方木香4两,枳壳4两,当归4两,朱砂4两,麝香1两,巴豆1两。制法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小儿伤食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以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 诃子人参汤

    药方名称诃子人参汤别名诃子散处方诃子(煨,去核)、人参、白茯苓、白术、炙甘草、莲肉、升麻、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泻痢,产育气虚脱肛,脉濡而弦。用法用量诃子散(《嵩崖尊生》卷十三)。摘录《准绳·类方》:卷

  • 润神散

    药方名称润神散处方人参黄耆甘草(炙)桔梗麦冬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治劳瘵气阴两虚,憎寒发热,口干咽燥,神疲烦躁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不拘时服。自汗,入淡竹

  • 发疱膏

    药方名称发疱膏处方葛上亭长(或斑蝥)。制法上为末,将严醋和匀如泥,摊绵絮。功能主治黑障,青盲、疫眼、打扑眼、痘疹入目等。用法用量贴百会、耳后、眉棱等,用硬膏封上面,则1夜而发水疱。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加味当归散

    《幼幼集成》卷四:加味当归散药方名称加味当归散处方当归1钱5分,吴茱萸3分,青化桂5分,正川芎5分,黑姜炭5钱,南木香5分,小茴香1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小儿受寒湿之气,小腹绞痛,外肾红肿,并腹痛啼

  • 加味异香散

    药方名称加味异香散处方莪术(炮)1钱,益智仁1钱,三棱(炮)1钱,甘草1钱,青皮(去瓤)5分,陈皮5分,石莲肉2分,厚朴(姜汁炒)2分。功能主治右胁下痛,属痰与食积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