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痰玉壶丸

化痰玉壶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丸

处方天南星半夏各30克天麻15克头白面90克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水350毫升,先煎令沸,下药煮至五七拂,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局方》卷四:化痰玉壶丸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丸

别名玉壶丸

处方天南星(生)1两,半夏(生)1两,天麻半两,头白面3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小儿久吐。

用法用量玉壶丸(《传家秘宝》卷三)。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玉壶丹”。

临床应用风痰眩晕:东垣壮岁病头痛,每发时,两额尽黄,眩晕,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数日方过。洁古老人曰:此厥阴、太阴合而为病,名曰风痰。以《局方》玉壶丸加雄黄白术治之。

摘录《局方》卷四

猜你喜欢

  • 草花汤

    药方名称草花汤处方甘草2钱,赤石脂2钱,糯米1提。功能主治冬月伤寒8-9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腹痛除,2剂而喉痛止,3剂而利亦愈,烦自安。各家论述方用甘草以和

  • 加减六味丸

    《医学心悟》卷四:加减六味丸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处方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90克山药(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泽泻(盐水蒸)30克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纸炒)

  • 硫磺酒

    药方名称硫磺酒炮制用透明锋芒硫磺二钱,乳钵内研细,入醇酒再研。功能主治治恶风,头面肢体瘾疹魁瘰。用法用量空心饮其清酒。将滓又研细,再入酒饮之,连日如是。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搽药方

    《幼幼集成》卷四:搽药方药方名称搽药方处方生铁锈、生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斑疹隐疹。用法用量用芸苔菜捣烂取汁调涂之。摘录《幼幼集成》卷四《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搽药方药方

  • 快膈丸

    药方名称快膈丸处方橘皮(炮,去瓤,晒干称)1斤(用生姜10两,去皮,洗净,切片,同橘皮捣碎晒干,再以生姜6两切片,再捣,微炒,入后药),半夏曲(炒)4两,藿香(去土)4两,丁香皮4两,厚朴(去粗皮,姜

  • 金钗石斛丸

    药方名称金钗石斛丸别名茴香乌药丸、石斛丸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4两,胡芦巴(炒)4两,巴戟天(去心)4两,地龙(去土,炒)4两,苍术(去浮皮)16两,乌药16两,川乌头(炮,去皮脐)8两,羌活(去

  • 胃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胃风汤药方名称胃风汤处方白术、川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炮制上为粗耒。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

  • 大圣镇风金丹

    药方名称大圣镇风金丹处方川乌头4两(去皮脐),全蝎1两(去毒,生用),晋矾2两(甘锅内枯,存性),附子4两(炮,去皮脐),白蒺藜2两(炮,去刺,另研),防风4两(去芦头),五灵脂2两(去石,别研),白

  • 丹矾蜡榴丸

    药方名称丹矾蜡榴丸处方黄丹1两,枯矾1两,黄蜡1两,石榴皮8钱(炒,研)。制法将蜡熔化小铜勺内,再以丹矾、榴皮3味细末,乘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一切久泻,诸药不效;兼治红白痢。用法用量每服5丸,红

  • 分清散

    药方名称分清散别名分清饮处方益智仁、萆薢、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浊。用法用量分清饮(《明医指掌》卷七)。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