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全育真汤

十全育真汤

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十全育真汤

药方名称十全育真汤

处方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 生龙骨(四钱.捣细) 生牡蛎(四钱.捣细)丹参(二钱)三棱(钱半)莪术(钱半)

功能主治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用法用量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鸡内金三钱;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三钱;汗多者,以白术黄芪,倍龙骨牡蛎,加山萸肉、生白芍各六钱。若其汗过多,服药仍不止者,可但用龙骨牡蛎、萸肉各一两煎服,不过两剂其汗即止。汗止后再服原方。若先冷后热而汗出者,其脉或更兼微弱不起,多系胸中大气下陷,细阅拙拟升陷汤后跋语,自知治法。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一:十全育真汤

药方名称十全育真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生黄耆12克 生山药12克知母12克玄参12克 生龙骨(捣细)12克 生牡蛎(捣细)12克丹参6克三棱4.5克莪术4.5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赢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气分虚甚者,去三棱莪术,加生鸡内金9克;喘者,倍山药,加牛蒡子9克,汗多者,以白术黄耆,倍龙骨牡蛎,加山夷肉、生自芍各18克。若其汗过多,服药仍不止者,可只用龙骨、牡妨、萸肉各30克煎服。不过二剂,其汗即止,汗出止后,再服原方。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一

猜你喜欢

  • 红千捶膏

    药方名称红千捶膏处方嫩松香500g,银朱105g,蓖麻子肉300g,炙乳香36g,炙没药36g,麝香2.4g。制法先将蓖麻子肉捣烂,然后加松香、乳香、没药、银朱捣千多次,最后加麝香(研细)再捣匀成硬膏

  • 参甘桂附红蓝汤

    药方名称参甘桂附红蓝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茯苓3钱,桂枝1钱,附子2钱,苏叶3钱,红花1钱。功能主治痘疔坚石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先用银针刺之,后服此药。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翻胃平胃散

    药方名称翻胃平胃散处方平胃散每加硇砂、姜。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翻胃。用法用量沸汤点服。当吐出恶物1块,黑色如石。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引《必用全书》

  • 金两黄散

    药方名称金两黄散处方川黄连(去须,为末)1分,胡粉1钱(研),龙骨1钱(煅红,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脐疮不愈,因风传变,欲为撮口,或为发痫者。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敷之,时时用。摘录《卫生总微》卷

  • 点眼蕤仁煎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点眼蕤仁煎药方名称点眼蕤仁煎处方蕤仁(去皮,研)1两,秦皮(去粗皮)1两,黄柏(去粗皮)1两,青竹茹(洗,切)1两,栀子仁半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热毒攻注,目眦肿结赤痛。用法用量

  • 豆蔻香连丸

    药方名称豆蔻香连丸别名豆蔻木香丸处方黄连(炒)3分,肉豆蔻1分,南木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米粒大。功能主治泄泻,不拘寒热赤白,阴阳不调,腹痛,肠鸣切痛。用法用量豆蔻木香丸(《普济方》卷三

  • 调元化毒汤

    药方名称调元化毒汤处方绵黄耆1钱(生),当归身8分(酒洗),牛蒡子7分(炒研),人参3分,白芍7分(酒洗),连翘7分(去心),木通7分,黄芩5分(酒炒),黄连2分(酒炒),防风7分,荆芥7分,桔梗6分

  • 白茯苓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汤药方名称白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五灵脂1两,白芷(微炒)1两,黄明胶(两片)1两(炙令燥)。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

  • 还元复气丹

    药方名称还元复气丹处方升麻、紫草、麻黄、糯米、红花子。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疹不出,或痘不出,或将出被风寒所阻。用法用量每服随人大小用葱白汤送下。取微汗甚效。摘录《治疹全书》卷上

  • 利膈豁痰汤

    《杂病广要》引《证治大还》:利膈豁痰汤药方名称利膈豁痰汤处方半夏橘红枳实槟榔沉香桔梗栝楼黄连(炒)栀子(炒)香附(制)细茶白芥子石膏功能主治治噎膈。气结痰壅,郁而化热,饮食不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