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荣散坚丸

和荣散坚丸

外科正宗》卷四:和荣散坚丸

药方名称和荣散坚丸

处方当归熟地茯神香附人参白术橘红各60克 贝母 南星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丹皮各30克芦荟角沉各24克龙齿30克(煅,无则用鹿角尖60克煅)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朱砂18克,研细为衣。

功能主治治失荣症。多生肩上,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坚硬如石,不热不红,渐肿渐大,日久气血渐衰,形容瘦削者。

用法用量每服80丸,食后用合欢树根皮煎汤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金鉴》卷六十四:和荣散坚丸

药方名称和荣散坚丸

处方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熟地1钱,陈皮1钱,桔梗1钱,香附1钱,白术(土炒)1钱,人参5钱,甘草(炙)5钱,海粉5钱,昆布5钱,贝母(去心)5钱,升麻3钱,红花3钱,夏枯草(熬汤,再加红蜜4两,再熬成膏)1斤。

制法上为细末,夏枯草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和荣血,散坚开郁。主失荣证。多生于耳前后或肩项,初起状如痰核,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日渐长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远白滚水送下。

身热,加黄芩柴胡;自汗、盗汗,去升麻,倍人参,加黄耆;饮食无味,加藿香砂仁;饮食不化,加山楂麦芽;胸膈痞闷,加泽泻木香;咳嗽,痰气不清,加杏仁麦冬;口干作渴,加知母五味子;睡眠不宁,加黄柏远志、枣仁;惊悸健忘,加茯神石菖蒲;有汗恶寒,加薄荷半夏;无汗恶寒,加苍术藿香;妇人经事不调,加延胡索、丹皮;腹胀不宽,加厚朴大腹皮

摘录《金鉴》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称病散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当归(去尾,酒浸)、官桂(不见火)、白术、黄耆(去芦)、独活、生姜、白僵蚕、甘草、寄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

  • 白芥子

    药方名称白芥子处方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

  • 山楂麦芽饮

    药方名称山楂麦芽饮处方炒山楂10~15克 炒麦芽10~15克 红糖适量制法把山楂、麦芽及红糖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煎汤,煎沸5~7分钟后,去渣取汁。功能主治去积滞,助消化。适用于小儿伤食。用法用量以上

  • 拔疔除根方

    药方名称拔疔除根方处方鲥鱼靥(用手刮下,不可见水,阴干,收贮)。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银针拨开疔头,将1片贴上,以清凉膏药盖之,过1宿揭开其疔后连根拔出,用生肌散收功。摘录《梅氏验方新编》七集

  • 秦艽地黄汤

    药方名称秦艽地黄汤处方秦艽生地当归白芍(炒)各4.5克川芎防风荆芥升麻白芷蔓荆子大力子(蒸)羌活各3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活血通络。治风热血燥,筋骨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灵验良方

  • 独栗涂方

    药方名称独栗涂方处方独颗栗不拘多少。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独栗膏”。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黄芩膏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黄芩膏药方名称黄芩膏处方黄芩。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功能主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用法用量3岁每服1丸,以浓盐汤送下。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

  • 淋顶汤

    药方名称淋顶汤处方石膏10两(捣碎),栀子仁3两,竹叶1握,甘菊花3两,豉心3合,葱白14茎(切)。功能主治时气头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上以水6大碗,煮取3碗,去滓,纳有嘴瓶中,稍热,淋注顶上。摘录《圣

  • 补土燥湿汤

    药方名称补土燥湿汤处方山药(炒)3钱,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甘草(炙)8分,羌活8分,防风1钱,秦艽1钱,防己1钱,苍术1钱。功能主治湿邪外中,身痛沉重,脉沉细涩。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寒湿者,加

  • 补益牛膝丸

    《圣惠》卷四十一:补益牛膝丸药方名称补益牛膝丸别名菟丝子丸处方牛膝1斤(去苗),生干地黄1斤,枳壳半斤(去瓤),菟丝子半斤,地骨皮半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服须发皆生,永黑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