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固脬丸

固脬丸

鸡峰普济方》卷十:固脬丸

药方名称固脬丸

别名固脬丹(《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处方益智仁75克石菖蒲30克 白龙骨23克川乌头30克(生,去皮、脐,锉,用牡蛎粉30克炒)

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脬寒,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时煎益智汤送下。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

《鸡峰》卷十:固脬丸

药方名称固脬丸

别名固脬丹

处方益智仁2两半,石菖蒲1两,白龙骨3分,川乌头1两(生,去皮脐,锉,用牡蛎粉1两炒)(一方有覆盆子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脬寒,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固脬丹(原书卷十八)。

摘录《鸡峰》卷十

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卫生家藏》:固脬丸

药方名称固脬丸

处方鹿茸2两半(去毛,酥炙),当归(洗,焙)1两半,牛膝(焙)1两半,补骨脂(炒)1两半,附子(炮,去皮脐)1两,巴戟(去心)1两,远志(去心)1两,白茯苓(焙)1两,柏子仁(研)1两,鹿角胶(麸炒)1两,桑螵蛸1两1分(酒蒸1宿,焙),肉苁蓉(洗,焙)4两,菟丝子(酒浸1宿,焙)4两,泽泻半两(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接真气,益元阳,润肌肤,健筋骨,固脬寒,明目,养心肾。主元脏气虚弱,荣卫不调,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用温酒、盐汤任下。

如要秘精,加龙骨石莲肉、鸡头肉各1两,取金樱子汁熬膏,同蜜为丸;如梦寐遗精泄气,精寒滑下,虚损气厥晕闷,小便频数,加白茯苓神1两、醋煮韭子1两(炒)、钟乳粉7钱、阳起石(煅)半两、好桑薛茄2两。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九引《卫生家藏》

全生指迷方》卷四:固脬丸

药方名称固脬丸

别名大固脬丸

处方茴香(炒)1两,桑螵蛸(炒)半两,菟丝子(拣净,酒浸1宿,乘润捣烂焙干)2两,戎盐(炒)1分,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作劳过度,肾与膀胱俱虚,不能禁固,小便滑数,日夜十数行,胫酸无力,脉微弱。遗尿不觉,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大固脬丸(《鸡峰》卷十)。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猜你喜欢

  • 桔梗香薷汤

    药方名称桔梗香薷汤处方桔梗、香薷、陈皮、枳壳、黄芩、贝母、桑根白皮、地骨皮、青皮、柴胡、泽泻、甘草梢、天门冬、灯心。功能主治肺胀咳。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 木香三棱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木香三棱丸药方名称木香三棱丸处方木香京三棱(煨,锉)槟榔(锉)各15克乌梅肉(炒)60克 缩砂仁30克 青橘皮(去白,焙)45克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7.5克制法上七味,捣

  • 白鲜汤

    药方名称白鲜汤处方白鲜皮7分,麦冬7分,茯苓7分,杏仁7分,细辛7分,白芷7分,桑白皮1钱,石膏1钱。功能主治鼻干痛。用法用量用黑豆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鹿粉散

    药方名称鹿粉散处方鹿角(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入轻粉,油调。功能主治脚上生恶疮。用法用量涂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

  • 萝卜子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萝卜子丸药方名称萝卜子丸处方萝卜子4两(炒令黄色),雷丸1两(炒,煮),白附子1两半(炮),槟榔半两,陈橘皮(去白)2两,蓝根2两(炒黄)。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如绿豆大。功能

  • 导气饮

    药方名称导气饮处方羌活、独活、木瓜、薏苡仁、青皮、陈皮、桑白皮、大腹皮、枳壳、槟榔、青木香、紫苏、甘草、大腹子、木通、赤茯苓各等分。功能主治寒湿脚气,肿赤疼痛,心腹膨胀,头面手足浮肿,身体腰背疼痛。用

  • 定喘止咳糖浆

    药方名称定喘止咳糖浆处方麻黄150g,苦杏仁450g,五味子112.5g,甘草150g,杏仁水20ml,蔗糖625g,香精适量、苯甲酸钠3g。制法取五味子、甘草、苦杏仁,麻黄加水煎煮2次,煎液过滤,合

  • 地黄滋阴汤

    药方名称地黄滋阴汤处方熟地5钱,茯苓3钱,麦冬(去心)2钱,萸肉2钱,牛膝(盐水炒)1钱5分,北味7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日轻夜重,痰声如锯者。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两舒散

    药方名称两舒散处方白芍5钱,柴胡1钱,茯苓3钱,陈皮5分,甘草5分,车前子1钱,六曲5分。功能主治肝郁克脾,吞酸,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

  • 花火膏

    药方名称花火膏别名灯花散、花心散、灯心散处方灯花1颗。功能主治热证心躁夜啼。用法用量灯花散(《三因》卷十八)、花心散(《普济方》卷三六一)、灯心散(《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