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榆饮

地榆饮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锉,焙干)1两,酸石榴皮1两,黄连(去须)3两,当归(锉,炒)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赤日痢,久不止,脐腹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3分,黄柏(去粗皮,炙)3分,黄连(去须)3分,马芹子(炒)3分,黄芩(去黑心)3分,蔓菁根(洗,切)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蛊毒血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匕,水1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3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普济方》卷三九七: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3分,甘草2分,芍药1钱,当归1钱。

制法上为饮子。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痢,腹痛,赤白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钟,煎至5分,去滓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方出《回生集》卷下,名见《卫生鸿宝》卷二: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1斤,甘草2两,银花1两。

功能主治大小肠痈。

用法用量先将地榆用水10碗,煎3碗,再将甘草、银花煎1碗,空心腹。1服即消。

注意忌荤、腥、房事。

摘录方出《回生集》卷下,名见《卫生鸿宝》卷二

《袖珍小儿》卷六: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甘草2钱,芍药,当归1钱,枳壳1钱半(炒)。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腹痛,下痢赤白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水煎服。加黄连亦好。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保婴撮要》卷七: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3分,甘草2分,赤芍药(炒)2分,枳壳2分。

功能主治小儿冷热痢,腹痛下痢赤白频并。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地榆饮

药方名称地榆饮

处方地榆1两,当归(切,焙)2两,艾叶2两,人参2两,生干地黄(焙)3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下多,心烦气短,食少多倦。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猜你喜欢

  • 当归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药方名称当归饮子处方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各30克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荆芥各30克何首乌黄耆(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心血凝滞,内蕴

  • 加减退赤散

    药方名称加减退赤散处方酒黄芩12g,秦皮3g,赤芍9g,牡丹皮9g,生地9g,木通3g,炒栀子6g,青黛0.3g。功能主治清心凉肝退翳,活血祛瘀通脉。主赤膜下垂初起,菲薄翳膜,从白睛上部发起,其上有赤

  • 复方马齿苋洗方

    药方名称复方马齿苋洗方处方马齿苋4两,蒲公英4两,如意草4两,白矾4钱。制法上为粗末,装纱布袋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止痒。主多发性疖肿,脓泡疮。用法用量加水5-6斤,煮沸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溻洗

  • 半夏左金汤

    药方名称半夏左金汤处方半夏、干葛、细辛、白术、茯苓、桂、柴胡、麦冬。功能主治脚气,邪中少阳,口苦胁痛,面垢,体无膏泽,头目颔锐痛。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赤霜散

    药方名称赤霜散别名枣信丹、金枣丹。处方红枣1枚(去核),红砒(如黄豆大)1粒。制法红枣去核,入红砒扎好,放瓦上炭炙,烟尽为度,闷熄冷透,研细,加入冰片1分,再研。功能主治走马牙疳,延肿穿腮,不堪危险。

  • 金花一字散

    药方名称金花一字散处方草乌头半两,防风半两,雄黄半两,香白芷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破伤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温酒调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 大圣人参散

    药方名称大圣人参散处方白术3分,人参3分,白芷3分,葛根3分,青皮3分,桔梗3分,甘草2钱,干姜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快膈,养胃生津液。主头昏体倦,胸膈不利,状若感寒。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

  • 八仙丸

    《杨氏家藏方》卷九:八仙丸药方名称八仙丸处方肉苁蓉牛膝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当归(洗,焙)60克附子(炮,去皮、脐)60克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

  • 姜汁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汁半夏汤处方半夏5钱,生姜自然汁半盏。功能主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用法用量水1盏半,同煎至8分,温服。摘录《医统》卷十四

  • 苁蓉膏

    药方名称苁蓉膏处方肉苁蓉(去皴皮)1两,半夏(生,锉)1两,熟干地黄1两,当归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鸟喙(去皮)半两,蛇衔草半两,白芷半两,甘草半两,桂(去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