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药方名称增损四物汤(易简方)

处方当归川芎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妇人气血不足,四肢怠惰,乏力少气。兼治产后下血过多,荣卫虚损,阴阳不和,乍寒乍热,并皆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热服。

若产后寒热,腹中刺痛,则有败血,当用五积散加醋煎,及大圣散服之。

若所下过多,犹有刺痛,亦宜服此二药。

一方治经血凝滞腹内,血气作疼,用四物汤加莪茂、官桂等分,名六合汤。

一方治下血不止,及妊妇胎动,加熟艾、干姜甘草阿胶、黄等分,名胶艾汤。

一法治血痢,止加胶、艾。治产后血搏,口干烦渴,加瓜蒌麦门冬

烦热小便涩大便秘,加大黄桃仁汤。胁胀,加厚朴枳实

虚烦不得睡,加竹叶人参

大渴烦躁,加知母石膏

一方治妇人血虚,心腹酸痛不可忍者,去地黄加乾姜,名四神汤。

大率产後,不问下血多少,须日进黑神散三服。下血少者,以大圣散间之。至二腊以後,腹内略无疼痛,方服四物汤、建中汤之类。若早服之,则补住败血,为後患不浅。黑神、大圣非逐血药,但能推陈致新,多服不妨。今人往往疑其逐血性寒,则不然,看其用药可见矣。若恶血去多,徐徐补之,亦不为晚,不可姑息以贻後患。

且如古方用四顺理中圆为产後进食之剂,既用蜜圆,又倍甘草,其甜特甚,岂能快脾?不若只用理中汤少损甘草。素有痰饮者,二陈汤之类服之为佳。

且如妊妇恶阻,古方有茯苓圆、茯苓汤,内有地黄竹茹川芎辈,定能定呕,服之则愈见增极。大抵恶阻,皆由素有痰饮以致之,可用二陈汤改名小茯苓汤,用之极效,不可不知。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耳鸣丸

    药方名称耳鸣丸处方大黄8两,山茱萸(制)8两,茯苓8两,泽泻8两,黄连10两,龙胆草10两,黄柏10两,栀子(炒)10两,黄芩10两,当归10两,龟版(炙)10两,熟地10两,山药10两,五味子(炙)

  • 竹衣麦冬汤

    药方名称竹衣麦冬汤处方竹衣3克(用鲜金竹,劈开,揭取竹内衣膜)竹茹1团(弹子大。即将取衣竹割取青皮)竹沥150毫升(即将取衣、茹之金竹依制法取之)麦门冬(去心)6克甘草1.5克陈皮(去白)1.5克 白

  • 吊肠丸

    药方名称吊肠丸处方黄柏。功能主治去虫。主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吊肠散"。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 参耆补血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血汤处方党参、黄耆、川贝、远志、郁金、白芍、当归、冬术、茯苓、生草。功能主治乳岩,溃烂不敛。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乳吹膏

    药方名称乳吹膏处方川乌草乌南星白芷各30克 生地当归白芍各60克制法上药用麻油熬,铅粉收膏。功能主治去腐生新,拔毒长肉。治吹乳。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理瀹骈文》

  • 柴胡芎归汤

    《万病回春》卷三:柴胡芎归汤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处方柴胡桔梗(去芦)当归川芎芍药人参厚朴(姜汁炒)白术(去芦)干葛茯苓(去皮)陈皮各3克红花甘草各0.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主夜间阴疟。用法用量加生姜

  • 源泉汤

    药方名称源泉汤处方当归4.5克 大生地6克

  • 豆豉汤

    药方名称豆豉汤处方好豆豉1碗。制法用清油半盏,拌豉捣烂。功能主治春夏月树木墙间,有一等杂色毛虫极毒,凡人触着者,则放小毛入手足上,自皮至肉,自肉入骨,其初则皮肉微痒,以渐生痛,经十数日,痒在外而痛在内

  • 沉香大腹皮散

    药方名称沉香大腹皮散处方连皮大腹子如克沉香(锉)槟榔(锉)桑白皮(锉,微炒)乌药(锉)荆芥穗陈皮(洗,去瓤,焙干)茴香(炒)白茯苓(去皮)木通(锉)紫苏子(微炒)紫苏叶甘草(炒)各30克 干木瓜75克

  • 二苓化毒汤

    药方名称二苓化毒汤处方白茯苓1两,土茯苓2两,金银花2两,当归1两,紫草3钱,生甘草2钱。功能主治补血泻毒。主杨梅疮,遍体皆烂,疼痛非常。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