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豆散

大豆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大豆散

药方名称大豆散

处方豆黄(醋拌,炒干)1两,大黄(微煨,去皮)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临卧时煎葱、橘皮汤调下。平明以利大肠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千金》卷二十一:大豆散

药方名称大豆散

处方乌豆1斗。

制法熬令香,勿令大熟,去皮,为细末,筛下。

功能主治久水,腹肚如大鼓者。

用法用量饧、粥皆得服之,初服1合。稍加之。若服初多,后即嫌臭。服尽则更造,取愈止。

注意不得食肥腻,渴则饮羹汁;慎酒、肉、猪、鸡、鱼、生冷、酢滑、房室。得食浆、粥、牛、羊、兔、鹿肉,此据大饥渴得食之,可忍,亦勿食也。其所禁之食,常须少噉,莫恣意咸物、诸杂食等。

各家论述《干金方衍义》:黑大豆粥虽有清热解毒之功,毕竟气味壅浊,如何可治水肿腹大?以意推之,当是百药毒发,乃为合剂。

摘录《千金》卷二十一

医心方》卷三引《效验方》:大豆散

药方名称大豆散

处方大豆2两(熬令焦),姜2两,蜀椒2两(去目,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卒中风欲死,口不开,身不得着席。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作“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夜各二次,汗出即愈。”

摘录医心方》卷三引《效验方》

《鸡峰》卷十九:大豆散

药方名称大豆散

处方大豆1升(炒焦,去皮),白术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滞气,去湿。主水气。

用法用量米饮调下2钱,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橘皮通气汤

    药方名称橘皮通气汤处方橘皮4两,白术5两,石膏5两,细辛2两,当归2两,桂心2两,茯苓2两,香豉1升。功能主治筋实极则咳,咳则两胁下缩痛,痛甚则不可转动。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

  • 痢疾奇效丹

    药方名称痢疾奇效丹处方石榴皮40两,椿根皮(炒)20两,乌梅炭10两,谷芽(炒)36两,槟榔16两。制法上共研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闯亮。功能主治分解利湿,止泄化痢

  • 牛膝汤

    药方名称牛膝汤处方滑石八两,当归(去苗.酒浸)、木通,各六两;牛膝(去苗.酒浸.焙)、瞿麦,各四两;冬葵子五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儿已出,胞衣不下,脐腹坚满,胀急疼痛,及子死腹中不得出者,亦宜

  • 黄甲丸

    药方名称黄甲丸处方朱砂30克阿魏30克槟榔30克 山甲30克(酥炙炒)雄黄15克木香15克制法上为细末,泡黑豆去皮,捣成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疟母成块,久不能愈。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淡姜汤送

  • 安胎枳实散

    药方名称安胎枳实散处方枳实2分(炒),艾叶1分,阿胶(炙)1分,前胡1分,芍药1分,石韦(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至5、6日未愈,心腹上气,焦渴不止,食饮不下,腰疼体重。用法用量

  • 防风牛蒡汤

    药方名称防风牛蒡汤处方防风、山栀、石膏、黄芩、苍术、木通、甘草、牛蒡子。功能主治手足忽如火燃,起紫白黄泡,血热之极者。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 保真护命丹

    药方名称保真护命丹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升(净肉,炒黄)。制法上以绢袋盛,浸酒中7日7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主阴气太盛,五脏昏浊,

  • 沉苏饮子

    药方名称沉苏饮子处方沉香2钱半,紫苏叶半两,干木瓜2两,人参半两,赤茯苓1两,生粟黄2两,甘草2钱半(炒黄色),白檀香2钱半,肉桂1两(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胸膈塞滞,气不宣通,津液缺少。用

  • 刀疮良方

    药方名称刀疮良方别名金疮如圣散(《青囊秘传》)。处方陈石灰无毛小鼠韭菜根功能主治主刀疮出血。用法用量共捣极烂作饼,贴在背阴墙上,待干用刀刮下,研细木敷之。备注本方原书无方名,现据《青囊秘传》补。摘录《

  • 二提金箔

    药方名称二提金箔处方甘草、人参、天麻、芍药、薄荷、荆芥、川芎、乳香、没药、白芷、甘松、郁金、藜芦、桔梗、甘菊花、藁本、茯苓、防风、细辛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风。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搐鼻内。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