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风丸

大风丸

医学入门》卷八:大风丸

药方名称大风丸

处方大风子肉半斤,荆芥1两半,当归1两半,苦参1两半,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蝉蜕1两,全蝎1两。

制法上为末,用大风子壳煮汁,和晚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麻风。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1日3次,温酒送下。

注意大风子性热,燥痰伤血,服多病愈失明,用者慎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解围元薮》卷四:大风丸

药方名称大风丸

处方大风子肉30两,防风10两,川芎10两,蝉壳2两,羌活2两,细辛2两,首乌2两,独活2两,苦参2两,当归2两,牛膝2两,全蝎2两,黄耆2两,薄荷2两,白芷5钱,狗脊5钱,牛黄5钱,血竭5钱。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麻风病,眉目遍身秽烂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以茶送下,1日3次。外以桑条灰2斗,滚汤淋汁洗头面;有疮者,以汁调灰涂之。或用黑豆、绿豆浸取豆浆,3日煎汤浴1次,仍频洗脚。

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医统》卷九:大风丸

药方名称大风丸

处方大风子1斤,全蝎1两半,蝉蜕2钱半,当归尾5钱,白僵蚕2钱半,苦参2两,防风2两,羌活2两,独活1两,大黄1两,荆芥1两,川芎1两,乌蛇肉2两。

制法上为细末,白米烂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疥癞。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茶清送下。

注意忌咸酱辛辣及一切发物、房事。

摘录《医统》卷九

猜你喜欢

  • 防风天麻散

    《宣明论方》卷三:防风天麻散药方名称防风天麻散处方防风天麻川芎羌括 香白芷草乌头 白附子荆芥穗当归(焙)甘草各15克滑石60克功能主治行气散郁,通脉止痛。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走注不定;中风偏枯,暴痞

  • 牛蒡子丸

    药方名称牛蒡子丸处方牛蒡子(微炒)何首乌各60克 干薄荷雄黄各30克麝香牛黄各7.5克 皂角7挺(捶碎)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牛黄研令匀,以水1.8升,浸皂角一宿,按取汁,慢火熬成膏,入前药末,和捣二

  • 二仁绛覆汤

    药方名称二仁绛覆汤处方光桃仁7粒,柏子仁2钱,归须钱半,真新绛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功能主治活血消瘀。主温热伏邪夹瘀,瘀血不从呕泄而出,致变呃逆,甚发血厥。用法用量以上方调下七厘

  • 地榆解热汤

    药方名称地榆解热汤处方当归5钱,生地3钱,地榆2钱,天花粉2钱,黄芩1钱,甘草1钱,苏叶1钱,大黄1钱。功能主治肺金干燥,伤风潮热,大便微硬。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柴胡下热汤

    药方名称柴胡下热汤处方柴胡3两,黄芩3两,泽泻3两,升麻3两,芒消3两,玄参6两,淡竹叶(切)1升,生地黄(切)1升,干姜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肝劳。热闷,关格不通,精神不守,气逆上胸,热炎炎不止。

  • 代灸涂脐膏

    药方名称代灸涂脐膏别名代灸明脐膏处方附子、马蔺子、蛇床子、木香、肉桂、吴茱萸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面1匙,药1匙,或各半匙,生姜汁和煨成膏。功能主治厥阴经证,烦满囊缩。用法用量代灸明脐膏(《普济方》

  • 七味广枣丸

    药方名称七味广枣丸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 牛心粉75g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 五虫四藤汤

    药方名称五虫四藤汤处方蜈蚣3条,地龙15克,忍冬藤15克,钩藤15克,乌梢蛇9克,地鳖虫9克,全蝎6克,鸡血藤25克,络石藤20克,黄芪90克,丹参30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达脉络。主血瘀阻络。用法

  • 凉血省风药酒

    药方名称凉血省风药酒处方生地2两,熟地2两,归身2两,川芎1两5钱,杜仲1两5钱,白蒺藜1两5钱,羌活1两,金银花1两5钱,苏叶5钱,荆芥5钱,防风5钱,白芷5钱,蝉壳5钱,陈皮5钱,枳壳5钱,蛇壳5

  • 活血通经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止痛散处方三棱、莪术、黄柏、黄连、青皮、赤芍、紫苏、香附、柴胡、乳香、红花、苏木、菖蒲、千里马。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冲心,气紧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跌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