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宽中汤

宽中汤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宽中汤

药方名称宽中汤

处方枳壳当归、赤茯苓、生地黄甘草赤芍

功能主治痘疮,误服温燥,阳盛阴虚,津竭便结。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万氏家抄方》卷二:宽中汤

药方名称宽中汤

处方青皮1钱,厚朴1钱,陈皮1钱,香附1钱5分,白豆蔻7分,丁香7分,砂仁7分,木香5分。

功能主治七情气郁,三焦痞塞,阴阳不和。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盐,用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涣方:宽中汤

药方名称宽中汤

处方高良姜半两,木香半两,丁香1分,青橘皮(炒)1分,桔梗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温酒调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涣方

《幼科直言》卷五:宽中汤

药方名称宽中汤

处方山楂厚朴(炒)、陈皮、熟半夏桔梗麦芽神曲木通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吐泻,气壮食重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续名家方选》:宽中汤

药方名称宽中汤

处方蚕豆(炒)2钱,糖霜1钱,鸡子黄1枚。

功能主治腹中挛急,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1合,先煮蚕豆3沸,去滓,内糖霜及鸡子黄搅匀,临卧、空心顿服。

摘录《续名家方选》

猜你喜欢

  • 必应散

    《类证治裁》卷六:必应散药方名称必应散处方延胡、香附、艾灰、归身、砂仁、生姜。功能主治五脏之邪干心包致痛。摘录《类证治裁》卷六《魏氏家藏方》卷七:必应散药方名称必应散处方黄牛角(角思)1枚(捶碎),白

  • 附姜白通汤

    药方名称附姜白通汤别名姜附白通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5钱,干姜(炮)5钱,葱白5茎(取汁),猪胆(大者)半枚。功能主治回阳散阴。主暴卒中寒,厥逆呕吐,泻利色青色冷,肌肤凛栗无汗,盛阴没阳之证。用法用

  • 八珍饮

    药方名称八珍饮处方车前子半两,龙胆草半两,谷精草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藁本半两,荆芥穗2钱半,秦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热眼肿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服。摘录《直指

  • 辰砂二宝丹

    药方名称辰砂二宝丹处方飞辰砂2钱5分,飞滑石2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分12服。功能主治男妇杨梅结毒,或在头脑,咽喉鼻腐。用法用量每服用土茯苓1斤和煎服之。摘录《青囊秘传》

  • 和伤末药

    药方名称和伤末药处方归尾2两,延胡2两,紫荆皮2两,大茴香2两,川乌(姜汁炒黑)2两,草乌(姜汁炒黑)2两,甘草节2两,自然铜(醋煅)2两,红花(炒)2两,蒲黄2两,丹参2两,五灵脂(陈酒飞)2两,甘

  • 胆道驱蛔汤

    药方名称胆道驱蛔汤处方槟榔1两,使君子8钱,苦楝皮5钱,川朴3钱,元胡5钱,木香5钱,大黄5钱功能主治胆道蛔虫病蛔滞型。摘录《新急腹症学》

  • 桃花粥

    《温病条辨》卷三:桃花粥药方名称桃花粥处方人参9克 炙甘草9克赤石脂18克(细末)白粳米30克功能主治益气涩肠,治温病七八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虽热者。用法用量用水2升,

  • 金箍膏

    药方名称金箍膏处方凤仙花子10两,大黄10两,五倍子10两(为细末),人中白(如无,皮消1两5钱代之),陈小粉13两(3年者,共入铁锅内炒至黄焦色)。制法上为末,米醋为膏。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肿毒初

  • 萆薢汤

    《外科正宗》卷三:萆薢汤药方名称萆薢汤处方川萆薢6克苦参防风何首乌各15克威灵仙当归白芷苍术胡麻石菖蒲黄柏各1.8克羌活川椒各1.2克龟版4.5克红花1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

  • 人参竹叶石膏汤

    药方名称人参竹叶石膏汤处方人参1.5克石膏30克麦冬30克竹叶300片知母9克甘草3克糯米10克功能主治治阳明火盛发狂,腹满不能卧。面赤而热,妄见妄言。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摘录《辨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