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独圣圆

小独圣圆

药方名称小独圣圆

处方巴豆(连皮称半两.去皮.心.膜.炒熟.得三钱.研),肉桂(去粗皮)一斤,础砂(研飞)一两,半夏(汤洗七次)、丁皮(舶上者)、乌梅(去核)、干姜(炮)、当归(去芦)、三棱(煨.捣碎),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水煮面糊为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饮食多伤,心腹刺痛,呕哕恶心,噎痞吞酸,干噫食臭,腹胁胀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至五圆,用温水下,食后服。常服化滞气,利胸膈,止逆消食。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药方名称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别名折裹十补散处方黄蓍(以绵上来者为胜,半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不叉者,洗净,寸截,槌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盖汤上

  • 逐石汤

    药方名称逐石汤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沙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逐石。主湿热蕴结。用法用量水煎服,

  • 解肌地骨皮汤

    药方名称解肌地骨皮汤别名地骨皮汤处方地骨皮1两,人参1两,柴胡(去苗)1两,栀子(去皮)1两,甘草(生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焦热结,唇焦面赤,或时烦躁,四肢拘倦。用法用量地骨皮汤(《普济方

  • 唤痔散

    《外科集腋》卷五:唤痔散药方名称唤痔散处方灵磁石1两,枯矾5钱,干姜(治,另研)3分,草乌尖(生)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姜汁调,敷痔上。摘录《外科集腋》卷五《外科正宗》卷三:唤痔散药

  • 解湿仙丹

    药方名称解湿仙丹处方防己2钱,泽泻1钱,猪苓1钱,肉桂3分,白术5钱,甘草5分,山药3钱,白芥子1钱。功能主治入肾而去湿气。主湿气入于两腰子,致腰痛而不能下俯,背脊骨痛,两腿酸痛。用法用量水煎服。初起

  • 发火汤

    药方名称发火汤处方柴胡3克甘草3克茯神9克 炒枣仁9克当归9克陈皮9克神曲3克 炒栀子3克白芥子6克白术6克 广木香末1.5克远志3克功能主治主火郁为病,少气,胸、胁、腹背、面目、四肢填塞愤懑,时而呕

  • 导赤地榆汤

    药方名称导赤地榆汤处方地榆1钱半,当归身(酒洗)1钱半,赤芍药(炒)1钱,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槐花(炒)1钱,阿胶珠8分,荆芥穗8分,甘草(炙)5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赤痢及血痢。

  • 宽中喜食无厌丸

    药方名称宽中喜食无厌丸别名宽中进食丸(《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木香1.5克青皮人参干生姜各3克 炙甘草4.5克 白茯苓泽泻槟榔橘皮白术各6克 缩砂仁·猪苓各7.5克枳实12克 草豆蔻仁15克神曲16.

  • 分消饮

    《医学传灯》卷下:分消饮药方名称分消饮处方羌活白芷柴胡川芎枳壳山楂陈皮猪苓泽泻功能主治主治湿泻初起,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水肿,身热脉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若热盛,加栀子、黄芩。摘录《医学传灯》卷

  • 七德丸

    药方名称七德丸处方台乌药吴茱萸(制)干姜(炒黄)苍术(炒)各60克木香茯苓各30克补骨脂(炒)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用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生冷伤脾,泄泻下痢,肚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