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姜黄连丸

干姜黄连丸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干姜黄连丸

药方名称干姜黄连丸

处方干姜1两,黄连1两,白术2两(炒),阿胶2两(粉炒),川芎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乌梅肉3两,醋煮为丸。

功能主治孕妇赤白痢,脉紧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痢,砂仁汤送下;赤痢,砂糖汤送下。

各家论述妊娠冷热不调,肠胃敷化之权顿失,无以传送糟粕,故下痢赤白,胎孕不安焉,黄连清心脾之火以燥湿,干姜暖肠胃之冷以止痢,白术健脾生血,阿胶益血补阴,川芎行血海以升阳,木香调中气以醒脾胃也。为末,乌梅肉捣丸,白痢,熟砂仁汤下,赤痢,炒砂糖汤下,使血气各有所归,则肠胃之冷热无不化,而下痢之赤白无不除,何胎孕有不安者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普济方》卷三四○:干姜黄连丸

药方名称干姜黄连丸

处方干姜1两,黄连1两,缩砂仁1两,芎?1两,阿胶1两,白术1两,乳香3钱,枳壳半两(一方有诃子1两,龙骨半两,无砂仁阿胶枳壳)。

制法上为细末,用盐梅3个取肉,入少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因冷物伤脾,辛酸损胃,冷热不调,胎气不安,气血凝滞,下痢频频,时有时无,或赤或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

猜你喜欢

  • 黄芦散

    药方名称黄芦散处方黄连(去须,炒)、芦根。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热渴不止。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5分,去滓,旋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 保生丸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保生丸药方名称保生丸处方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两半,干姜(炮)1两,生干地黄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初受胎时,胎气不安,多卧

  • 加减藿香正气丸

    药方名称加减藿香正气丸处方藿香10斤,大厚朴(老姜汁8碗拌炒)8斤,荆芥穗6斤,茅苍术(米泔水浸,切片,炒)8斤,香薷6斤,槟榔(先切薄片)6斤,羌活5斤,青防风6斤,建神曲(杵碎,炒)8斤,独活5斤

  • 参术和脾饮

    药方名称参术和脾饮处方西党参3钱,于术(酒拌,土微炒)1钱5分,银花1钱5分,橘皮1钱,嫩桑芽7粒(无芽用叶)。功能主治杜痘后诸患。主用法用量上与生地益阴煎相间服之,可投十余剂。摘录《古方汇精》卷四

  • 化痰玉壶圆

    药方名称化痰玉壶圆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炮制上为细末,滴水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及咳嗽痰盛,呕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服三

  • 善泄汤

    药方名称善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玄参30克荆芥9克牛膝9克 炒枣仁9克沙参9克 贝母3克 丹皮6克功能主治滋阴益肺。治肺郁。咳嗽气逆,心胁胀满,痛引小腹,身不能反侧,舌干咽燥,喘不能卧,吐痰稠

  • 川芎升麻汤

    药方名称川芎升麻汤处方川芎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去芦,洗净)半两,白芍药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御风透肌,发疮。主痘疹已出,未能匀遍,或毒气壅遏,虽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7分盏,煎至5分,

  • 苦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苦参散药方名称苦参散处方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 晚蚕沙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 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

  • 人参养荣汤

    药方名称人参养荣汤处方白芍药三两,当归、陈皮、黄蓍、桂心(去粗皮)、人参、白术(煨)、甘草(炙),各一两;熟地黄(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远志(炒.去心)半两。炮制上散。功能主治治积劳虚损,四肢

  • 加味疏风凉血饮

    《赵炳南方》:加味疏风凉血饮药方名称加味疏风凉血饮处方生地12克,丹皮9克,紫草12克,黄芩12克,防风10克,秦艽9克,白藓皮15克,白术9克,茯苓12克。功能主治健脾祛湿,疏风凉血。主脾肺蕴湿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