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魂散

归魂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归魂散

药方名称归魂散

处方石膏8两,寒水石4两,阳起石3两(以上3味捣细,研为末,和入新罐内火煨1复时取出,纸铺地上出火毒,入后药),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干姜1两(炮),麻黄(去节)1两,杏仁2-7枚(去皮尖双仁,炒,研)。

制法上为细末,瓷盒盛。

功能主治阴阳二毒,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家宝》:归魂散

药方名称归魂散

处方蝎梢1钱半(炒),蜈蚣(赤脚者)半条(炙),水银粉1字,麝脑1字,花蛇肉(酒浸,炙黄色)1钱,天南星(切碎,用生姜自然汁浸1宿,令为末)半钱,川乌头尖7个(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惊、痫、忤,手足瘛疭,头项强直,状似角弓。

用法用量每服婴孩半字或1字,2-3岁1字以上,4-5岁半钱,金银薄荷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家宝》

产宝诸方》:归魂散

药方名称归魂散

处方石菖蒲1两(米泔浸洗,切,焙),当归1两(酒浸1宿,火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垂死,并败血不尽。

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

摘录产宝诸方

《博济》卷三:归魂散

药方名称归魂散

别名矾茶散、矾灰散

处方白矾1两,草茶1两。

制法上为细末,作1服。

功能主治中药毒,烦躁吐血,腹内如锥刺者。

用法用量矾茶散(《卫生总微》卷十七)、矾灰散(《三因》卷十)。此药入口,其味甘甜,不觉苦味者,是中药毒也。

注意忌油腻毒物。

摘录《博济》卷三

猜你喜欢

  • 香术丸

    药方名称香术丸处方白术500克(糯米泔浸三日)制法上一味,细锉,以慢火炒焦,为末,取干地黄250克净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烂细研,入白术末,和捣一二千杵,如太硬,滴好酒少许,相和再捣,众手为丸,如梧桐子

  • 称病散

    药方名称称病散处方川牛膝(去芦,酒浸)、当归(去尾,酒浸)、官桂(不见火)、白术、黄耆(去芦)、独活、生姜、白僵蚕、甘草、寄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因产走动,血气升降,失其常度,流滞关节,筋脉引急,

  • 加味三拗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味三拗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拗汤处方杏仁(去双仁,不去皮尖)2钱半,麻黄2钱,生甘草5分,羌活8分,桔梗8分,防风(去芦)1钱,生姜3钱(切细)。功能主治咳嗽因于寒,误服凉药失声者。

  • 加味八仙汤

    药方名称加味八仙汤处方当归(酒浸)7分,川芎7分,白芍8分,熟地(酒浸)7分,人参6分,白术(酒浸)4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半夏(姜制)7分,桂枝3分,柴胡4分,羌活5分,防风5分,秦艽6分

  • 虎骨膏

    《肘后方》卷八引华佗方:虎骨膏药方名称虎骨膏处方虎骨3两,野葛3两,附子15枚(重9两),椒3升,杏仁1升,巴豆(去心皮)1升,芎?(切)1升,甘草1两,细辛1两,雄黄2两。制法上药苦酒渍周时,猪脂6

  • 海青丸

    《医学入门》卷七:海青丸药方名称海青丸处方海粉30克青黛9克黄芩6克神曲30克制法上药研末,用神曲一半煮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清热,健脾消积。治痰积泄泻。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白汤下。摘录

  • 茯苓蠲暑饮

    药方名称茯苓蠲暑饮处方茯苓2钱,川连1钱,生甘草5分,青蒿5分,条芩2钱,麦冬1钱半,钗斛1钱半,竹茹1团,滑石1钱,泽泻1钱半,半夏1钱半,大黄2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少阴经气疟疾。用法用量生姜、大

  • 冰雪饮子

    药方名称冰雪饮子处方糯米不计多少。制法立冬日净淘,水浸,置北墙阴下,至立春日取以为粉。功能主治解暴暑。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 芎归泻心汤

    药方名称芎归泻心汤处方归尾川芎蒲黄丹皮各3克 桂心2.1克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治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胸膈胀闷,烦躁昏乱,狂言妄语,如见鬼神者。用法用量上药水煎,调五灵脂(研末)3克,食后服。摘录《会约医

  • 葱白酒

    药方名称葱白酒处方葱白3-7茎。功能主治脱阳。因大吐大泄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交接后,小腹肾痛,外肾搐缩,冷汗出。用法用量上打烂,用酒煮灌之。阳气即回。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