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急救回生丹

急救回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急救回生丹

药方名称急救回生丹

处方朱砂4.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 粉甘草(细末)3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

功能主治解毒强心,辟秽和中。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

用法用量分三次服,开水送下,每隔半小时服一次。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后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剂未全愈者,可继续再服一剂。

备注原书谓:“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加服急救回阳汤。”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急救回生丹

药方名称急救回生丹

处方朱砂(顶高者)1钱5分,冰片3分,薄荷冰2分,粉甘草1钱(细末)。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症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

用法用量分作3次服,开水送下,约半小时服1次。若吐剧者,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服之,恐药未暇展布即吐出。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1次即得汗者,后2次仍宜服之;若服完1剂未全愈者,可接续再服1剂。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急救回阳汤。

注意体弱者及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朱砂能解心中窜入之毒,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脑炼成者,因樟脑之性,原善振兴心脏,通活周身血脉,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炼之为冰片,味较清馥,且经炼而其力又易上升至脑,以清脑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即霍乱)之毒,且其味辛烈香窜,无窍不通,无微不至,周身之毒皆能扫除,矧与冰片又同具发表之性,服之能作汗解,使内蕴之邪由汗透出,且与冰片皆性热用凉,无论症之因凉因热,投之皆宜也;粉甘草最善解毒,又能调和中宫,以止吐泻,且又能调和冰片薄荷冰之气味,使人服之不致过于苛辣也。

临床应用霍乱脱证:辽宁寇姓媪,年过六旬,孟秋下旬染霍乱,经医数人调治两日,病势垂危。其证从前吐泻交作,至此吐泻全无,奄奄一息,昏昏似睡,肢体甚凉,六脉全无,询之略能言语,唯觉心中发热难受。处方:镜面朱砂一钱半,粉甘草一钱(细面),冰片三分,薄荷冰二分,共研细末,分作三次服。病急者四十分钟服一次,病缓者一点钟服一次,开水送下、复诊:将药末分三次服完,心热与难受皆愈强半。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地黄青娥汤

    药方名称地黄青娥汤处方熟地黄12g,山茱萸6g,怀山药6g,建泽泻4.5g,粉丹皮4.5g,云茯苓4.5g,枸杞果6g,甘菊花3g,五味子4.5g,麦门冬4.5g,补骨脂3g,胡桃肉3g。功能主治滋养

  • 薷苓清暑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薷苓清暑汤药方名称薷苓清暑汤处方藿香香薷云苓 广皮厚朴麦冬人参白术扁豆泽泻甘草草蔻竹茹砂仁生姜乌梅功能主治治妊娠盛夏中暑,暑热与阴寒相搏,忽然烦闷,身热多汗,或恶心呕吐。用法用

  • 青州白丸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青州白丸子药方名称青州白丸子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

  • 地龙膏

    《普济方》卷三九九引《直指》:地龙膏药方名称地龙膏别名地龙散处方干地龙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外肾肿硬,或疝,或风热暴肿及阴疮。用法用量地龙散(《普济方》卷三六二)。注意常避风冷湿地。摘录《

  • 土狗散

    药方名称土狗散处方土狗(一名蝼蛄)制法焙干为末。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用法用量用上半节即消上身之水,下半节即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摘录《医宗必读》卷七

  • 枳术化痰丸

    药方名称枳术化痰丸处方白术陈皮青皮香附子(酒浸,炒)苏子各60克枳实(麸炒)山楂各45克神曲麦芽萝卜子茯苓杏仁(另研)各30克 南星半夏各120克生姜(切片)120克 皂角白矾各60克(水煮透,焙,为

  • 开板丹

    药方名称开板丹处方黄丹(飞过)1两,黄蜡1两,乳香1钱,没药1钱,杏仁(去皮尖)8个,巴豆(去油)8个。制法上将4味为细末,将黄蜡熔开后,将末药同蜡拌匀,调冷成块,为丸如黄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用法

  • 杜仲威灵仙散

    药方名称杜仲威灵仙散处方杜仲20g,威灵仙15g。功能主治补肾强骨,除湿止痛。主肾气亏损,腰肌劳损,腰痛。用法用量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1-2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入

  • 参苓河车丸

    药方名称参苓河车丸处方河车1具。制法酒煮烂,收干,打白茯苓5-6两为丸。加人参更妙。功能主治脾肺精虚劳伤。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加减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丽泽通气汤处方辛夷、羌活、独活、升麻、防风、麻黄、葛根、炙草、木通、苍耳子、荆芥、细辛、川芎。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鼻不闻香臭,涕出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