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抽刀散

抽刀散

儒门事亲》卷十五: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川楝子30克(破四分,巴豆3个同炒黄色,去巴豆茴香30克(盐炒黄色,去盐)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葱白酒调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医学入门》卷七: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白姜150克(用巴霜3克同炒赤,去巴霜)菖蒲150克(半生半炒)良姜150克(用斑猫25枚同炒黑,去斑猫)糯米188克(炒黄)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主心腹痛属风寒者。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妇人良方》卷七引陈日华方: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五灵脂(炒)1两,莪术半两,桂心半两,芸薹子(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疾作热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七引陈日华方

《直指》卷十九引《究原方》: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川乌(切片,姜汁浸,晒)半两,雄黄半两,蝉蜕(去头足)半两,川芎1两,细辛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头风掣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食后、临卧茶清调下。

摘录《直指》卷十九引《究原方》

《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经验良方》: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川乌1两(炮,去皮脐,炒黄色),五灵脂半两,良姜半两,芸薹子(隔纸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一切冷血气。

用法用量酒半盏,醋半盏,煎至7分,温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八引《经验良方》

《妇人良方》卷一: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五灵脂(炒令烟尽)。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散恶血。主产后心腹,胁肋、脚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半盏,酒半盏,童便半盏,煎至8分,通口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

《产乳备要》:抽刀散

药方名称抽刀散

处方川乌头(炮,去皮脐)、牡丹皮、芍药、干姜(炮)、桂心、没药当归各等分。

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胁肋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2钱,热酒调下。不过3服;轻可1服。产前后亦可用。

产后,加红花

摘录《产乳备要》

猜你喜欢

  • 金英酒

    药方名称金英酒处方金银花(连茎叶)4两,蒲公英4两。制法捣烂取汁。功能主治吹乳成块。用法用量黄酒热服,盖暖出汗;仍将滓敷患处。摘录《仙拈集》卷三

  • 参茸卫生丸

    《丸散膏丹集成》:参茸卫生丸药方名称参茸卫生丸处方人参1两,毛鹿茸2两,沉香1两,肉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制首乌1两,肉苁蓉1两,鹿角胶1两,炙甘草5钱,炒远志5钱,炒杜仲1两,巴戟肉1两,枸杞

  • 沉香顺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丸处方陈佛手10两,炒枳实1两,白蔻仁1两,青皮3两,广陈皮3两,西砂仁1两,沉香2钱,广木香1两,粉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冷开水为丸,以蔻仁、砂仁、沉香、广木香四味为衣。功能主治寒

  • 坚止汤

    药方名称坚止汤处方黄连1两,吴茱萸1两,厚朴1两(一方干姜代吴萸)。制法以水4升,煮取2升5合,去滓,温服5合;欲作丸,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伤寒下痢赤白脓血,腹中痛者。用法用量每服30粒,白

  • 黄柏酒

    药方名称黄柏酒处方黄柏4两,猪胰4两。功能主治润脏滑肌。主有相火而好饮酒者生疮。用法用量生浸,饮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风火双解散

    药方名称风火双解散处方川芎、白芷、熟石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风,两太阳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远热茶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化症回生片

    药方名称化症回生片处方益母草112g红花14g花椒(炭)14g水蛭(制)14g当归28g苏木14g三棱(醋炙)14g两头尖14g川芎14g降香14g香附(醋炙)14g人参42g高良姜14g姜黄8.4g

  • 左金汤

    药方名称左金汤处方川连(或生,或炒,随酌)吴茱萸(汤泡)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竹茹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转筋,手足寒,心烦热渴。用法用量加藿香,水煎服。摘录《随息居霍乱论》卷下

  • 大朱砂丸

    药方名称大朱砂丸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

  • 朱砂凉膈丸

    《内外伤辨》卷中:朱砂凉膈丸药方名称朱砂凉膈丸处方黄连山栀子各30克人参茯苓各15克朱砂9克(别研)脑子1.5克(别研)制法上为细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上焦虚热,肺脘咽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