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拨正散

拨正散

药方名称拨正散

处方荜茇2钱,雄黄(精为上)2钱,火消2钱,冰片5厘,麝香5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杂气为病,阴阳毒,痧胀及一切无名恶证,并食厥、痰厥、气厥。

用法用量男左女右,以筒吹入鼻中即苏。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猜你喜欢

  • 妙功丸

    药方名称妙功丸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乳香(研)麝香(另研)熊胆各7.5克 白丁香300粒轻粉13.5克雄黄(研)青皮(去白)黄芩胡黄连各15克黄连黑牵牛(炒)荆三棱(煨)甘草(炙)蓬莪茂陈皮(去白)

  • 钩藤饮

    《医学正传》卷八:钩藤饮药方名称钩藤饮处方钩藤1.5克蝉蜕防风(去芦)人参麻黄(去节)白僵蚕(炒)天麻蝎尾(去毒,炒)各0.9克甘草(炙)川芎各0.5克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气弱,呕

  • 炼盐散

    药方名称炼盐散处方雪白盐(入瓷瓶内筑10分实,以瓦盖顶,黄泥涂封,火煅1日,取出放阴地上1夜,用密器收)1两,白茯苓1两,山药(炒)1两。制法上为末,入盐1两研和;用沸汤浸枣取肉,研,夹炼蜜再为丸,如

  • 鸡清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朱氏家传》:鸡清散药方名称鸡清散处方郁金半两(用皂荚浆水1盏,或酸菜汁亦得,煮干为度),滑石半两(生),雄黄半两(醋煮半干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咳嗽出血下涎。用法用量每服1

  • 加味史国公药酒

    药方名称加味史国公药酒处方虎骨、乌梢枕、白花蛇、晚蚕沙、白僵蚕、全蝎、清风藤、海风藤、油松节、白茄根、防风、汉防己、羌活、独活、桂枝、麻黄、川萆薢、明天麻、天南星、制半夏、威灵仙、广橘红、枳壳、制何首

  • 祛风止痒汤

    药方名称祛风止痒汤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蝉蜕6克,生地12克,菊花12克。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散瘀,止痒。

  • 健中丸

    药方名称健中丸处方白术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木香1两,诃黎勒(去核)1两,肉豆蔻(去皮)1两,芎藭1两。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七宝丹

    药方名称七宝丹处方附子(炮)当归陈橘皮干姜各30克吴茱萸厚朴(姜汁炙)南椒各15克 硫磺30克制法上药七味,细锉,以慢火焙,捣罗为末,与硫磺末拌匀,煎米醋和作两剂,再以白面250克,和令得宜,亦分作两

  • 归沫汤

    药方名称归沫汤处方熟地2两,山萸肉1两,玄参1两,天冬3钱,女贞子3钱,生地3钱,百合3钱,款冬花1钱。功能主治肾热火沸,吐痰纯是白沫,咳嗽不己,日轻夜重。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助胃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助胃膏药方名称助胃膏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二两;橘红(去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