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皮膏

柏皮膏

《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5两,生地黄半斤,桑白皮2两,杏仁(研碎)3两,大青3两,竹叶2升(切)。

制法上切,以炼猪脂3斤,缓火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密贮。

功能主治止痛灭瘢。主汤火疮。

用法用量日夜3易。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千金月令》

普济方》卷二九○: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鸡子3个(煮熟,去白用黄,入深厚黑盏内,于慢火上熬成黑油出为度),轻粉半钱,川黄连1分,槟榔1分,木香1分(为末)。

制法上用鸡子油调,封疮口,以干为度。

功能主治疮口穿溃不愈。

用法用量本方名柏皮膏,但方中无柏皮,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白皮3两,当归1两,薤白5两,猪脂1斤。

制法上4味,除薤白、猪脂外,细锉,熬脂令沸,下诸药煎,候薤白赤黑色,以绵布绞去滓,瓷合盛。

功能主治灸疮发肿,火毒疼痛。

用法用量涂敷疮上,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3合,槐白皮3合,生地汁8分,蛇含(生)8分,栀子仁6分,甘草4分,黄柏4分。

制法上切,以猪脂1升半,小火煎为膏,去滓。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八引《婴孺方》

《鬼遗》卷五: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皮(去黑皮,用白肉)3斤。

功能主治火疮、乳痈。

用法用量方中柏皮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鬼遗》卷五

《圣惠》卷六十八:柏皮膏

药方名称柏皮膏

处方柏树白皮末4两,猪脂半斤(炼为油),伏龙肝末4两。

制法上同熬成膏,滤去滓,入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灸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时,薄薄涂之,上以油单隔,软帛裹。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 化积串

    药方名称化积串处方茶叶4两,罗苏1两(即苏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便清。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摘录《串雅补》卷二

  • 草香散

    药方名称草香散处方夏枯草4两,香附子4两,甘草8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目疾,至夜则甚,或点苦寒反重者,及肝虚冷泪,怕日羞明。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清汤送下。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 固本复元汤

    药方名称固本复元汤处方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主气虚血滞,瘀痰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赵益

  • 蚕灰散

    《鸡峰》卷十五:蚕灰散药方名称蚕灰散处方蚕纸灰2两,茶笼内箬叶(烧灰)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崩中漏下。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下。摘录《鸡峰》卷十五《鸡峰》卷二十四:蚕灰散药方名称蚕灰散处

  • 降脂饮

    药方名称降脂饮处方枸杞子10克,何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功能主治益阴化瘀。主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文火水煎,取汁储于保温瓶中,作茶频饮。摘录石景亮方

  • 黑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黑豆散药方名称黑豆散处方雄黑豆1两,桑条东枝(锉碎)1两,栗楔(锉碎)1两(以上3味用醋拌于瓷器内,炒存性),枫香脂(研)1分,龙骨(研)1分,虎骨(酥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

  • 宝灵丹

    药方名称宝灵丹处方朱砂1两(研,水飞),雄黄1两(研,水飞),黄丹1分(研),苦药子1分,续随子1分(去皮毛),山豆根1两(生),蜈蚣2条(1条微炙,1条生用),斑蝥1分(去头翅足,半生半炒),巴豆2

  • 童真丸

    药方名称童真丸处方真秋石川贝母(去心)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煮红枣肉为丸。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气虚喘嗽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薄荷汤送下6克。如脉虚气耗,加人参;若脉细数,为阴虚,禁用人参,加牡丹皮;脾虚溏泄

  • 虎骨浸酒

    《圣惠》卷七:虎骨浸酒药方名称虎骨浸酒处方虎胫骨2两(涂酥,炙黄),熟干地黄2两,续断1两,赤箭1两,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丹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当归1两

  • 分消导气汤

    药方名称分消导气汤别名上下分消导气汤处方桔梗8分,枳实(麸炒)8分,厚朴(姜制)8分,青皮8分,香附子(制)8分,茯苓8分,半夏8分,瓜蒌5分,黄连5分,桑白皮5分,槟榔5分,泽泻5分,川芎5分,麦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