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化气丸

沉香化气丸

《中国药典》: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沉香25g木香50g 广藿香100g香附(醋制)50g砂仁50g陈皮50g莪术(醋制)100g 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100g甘草50g

性状为灰棕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香,味微甜、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消积和胃。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洞天奥旨》卷十一: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沉香1两,木香2两,白芍4两,白术8两,人参2两,黄耆8两,枳壳1两,槟榔1两,茯苓4两,香附2两,附子5钱,天花粉4两。

制法上各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气瘤。

用法用量每日服3钱。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证治宝鉴》卷五: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大黄沉香人参白术神曲、条芩、竹沥、姜汁。

功能主治肺受火邪,气得炎上而致滞气逆气上气,有升无降,熏蒸清道,甚至上焦不纳,中焦不化,下焦不渗。

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黄连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别名沉香顺气丸

处方陈皮2两,砂仁2两,莪术4两,广藿香4两,沉香1两,甘草2两,六神曲(炒焦)4两,麦芽(炒)4两,香附(制)2两,木香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疏肝,消积和胃。主积滞阻郁,肠胃不畅。

用法用量沉香顺气丸(原书南京方)。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香附(炙)60两,青皮(炒)30两,三棱(炒)30两,木香15两,良姜3两7钱5分,丁香7两5钱,白豆蔻15两,九菖蒲30两,山楂(炒)30两,橘皮120两,黑丑(炒)120两,枳实(炒)60两,莪术(炙)30两,沉香15两,官桂7两5钱,砂仁30两,南星(炙)30两,茯苓30两,莱菔子(炒)30两,苍术(炒)30两,山药30两,苏叶30两,法半夏15两,干姜3两7钱5分,草果仁15两,厚朴(炙)30两,槟榔30两,神曲(炒)30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顺气宽中,和胃化滞。主气逆胸满,肠胃积滞,脾胃虚寒,两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活人方》卷二: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三棱3两,蓬术3两,大茴香3两,黑丑2两,白丑2两,陈皮2两,桑皮2两,青皮2两,枳壳2两,木通2两,卜子2两。

制法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气积、食积、积痰、积饮,久滞肠胃,痞满刺痛,痛连心腹,两肋胀满,渐成痞块,膀胱寒疝胀痛,一切五积六聚,有余之气,初起者。

用法用量每服1-2钱,午后生姜汤或砂仁汤吞服;如盛气,以茴香汤送下。

摘录《活人方》卷二

《准绳·类方》卷二: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大黄(锦纹者)1两,黄芩(条实者)1两,人参(官拣者,去芦)3钱,白术(去,芦,肥者)3钱,沉香(上好角沉水者)4钱(另为末)。

制法将前四味锉碎,用雷竹沥七浸七晒,候干,为极细末,和沉香末再研匀,用竹沥生姜汁少许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晒干,不见火。

功能主治通闭舒郁,化气通滞。主赤白青黄等色痢疾,诸般腹痛,饮食伤积、酒积、痰积、血积,跌扑损伤,五积六聚,胸膈气逆痞塞,胃中积热,中满腹胀,疟痞茶癖,及中诸毒,恶气伤寒,大便不通,下后遗积未尽,感时疫气、瘴气,并诸恶肿疮疡肿毒,及食诸般牛畜等物中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小儿6分,以淡姜汤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久郁伤中,不能健运,而积热不化,津液无以下致,故大便闭结不通。大黄荡涤积热以通幽,制熟减苦泄之性;黄芩清彻积热以宽肠,炒过缓苦降之力;沉香以降气通闭也;盖郁必伤脾土,故加白术以健之;热积心伤元气,佐人参以补之;丸以竹沥,润液通闭,仍以生姜汤化下,俾液润便通,则积热自解,而津液四迄,大便无不通之患,何郁久生热之足虑者?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普济方》卷一八一: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人参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砂仁7钱,槟榔7钱,干山药1两,石菖蒲莪术三棱3钱半,陈皮(去白)1两7钱半,青皮(去白)1两7钱半,官桂1两半,萝卜子6两(微炒),附子1斤4两(临时炒,另研),黑牵牛

制法上为末,淡米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用米醋洒,再晒干。

功能主治消积聚,化宿气,疏风和胃,消酒宽中,破块磨癖。主脾胃不和,停滞不化,胸膈饱闷,呕吐恶心,腹胁膨胀,脏腑闭塞,气喘急,睡不安,一切气症。

用法用量方中石菖蒲莪术黑牵牛用量原缺。

注意孕妇莫服;日间莫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一

《袖珍》卷二引《圣惠》: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茯苓6钱,人参6钱,木香6钱,青皮6钱,丁香6钱,沉香6钱,白术6钱,山药6钱,砂仁6钱,蓬术6钱,三棱6钱,菖蒲6钱,橘皮6钱,槟榔6钱,白豆蔻6钱,官桂1两,萝卜子(炒)1两,香附子10两,黑牵牛末18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理气分。主诸气;蛊。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袖珍》卷二引《圣惠》

《中药成方配本》:沉香化气丸

药方名称沉香化气丸

处方沉香1两,制香附1两,陈香橼1两,西砂仁2两,生甘草1两,炒六曲3两。

制法上药除六曲炒外,其余生晒,为细末,冷开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理气。主肝气胃气,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次1钱5分,以开水吞服,1日2次。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猜你喜欢

  • 和血散痛汤

    药方名称和血散痛汤别名和血散瘀汤处方羌活身1钱半,升麻1钱半,麻黄(去节)1钱半,桃仁10个,柴胡2钱,红花1分,归身1分,防风1钱,甘草(炙)2分,独活5分,猪苓5分,黄柏1钱,防己6分,知母(酒)

  • 沉香羌活汤

    药方名称沉香羌活汤别名沉香羌活散、沉香导气散、沉香导气汤处方沉香3钱,木香3钱,羌活3钱,白芍药3钱,槟榔3钱,甘草(炙)2钱,川芎2钱,枳壳2钱,青皮2钱,紫苏茎叶2钱,紫苏子2钱,木瓜2钱。功能主

  • 保生救苦散

    《兰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药方名称保生救苦散处方生寒水石、大黄(火煨)、黄柏(油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火烧,或热油烙,及脱肌肉者。用法用量用油调涂,或干用此药涂之。其痛立止。摘录《兰室秘

  • 黄连***散

    药方名称黄连***散处方黄连末3两,***(屑)3两。功能主治下血如小豆汁。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去滓纳豉1升,更煮3沸,去滓,分2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 养元汤

    药方名称养元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炙甘草熟地杜仲(炒,去丝)各3克 枸杞6克杏仁4.5克 白茯苓4.5克金樱子4.5克(去刺)淫羊藿(酥炒,去边)3克石斛4.5克牛膝5.5克功能主治补虚,益肾,种子

  • 土狗散

    药方名称土狗散处方土狗(一名蝼蛄)制法焙干为末。功能主治治水肿胀满。用法用量用上半节即消上身之水,下半节即消下身之水,左可消左,右可消右。摘录《医宗必读》卷七

  • 利湿清热方

    药方名称利湿清热方处方生地30g,黄芩9g,赤苓9g,泽泻9g,车前子9g(包),木通4.5g,六一散9g(包)。功能主治利湿清热。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各家论述方中生

  • 丹蒜丸

    药方名称丹蒜丸处方独蒜(去衣)50个(捣烂),黄丹(炒,研,飞过)。制法上药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疟疾多痰,及胃脘疼痛等。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淡醋汤调下。宜端午日合。摘录《医级》卷八

  • 螺子丸

    药方名称螺子丸处方小螺子18枚(去尖,微炒),斑蝥21枚(去头足,炒令黄色),雀儿粪63枚(白色者,微炒),麝香1钱(细研)。制法先将前3味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好豉1合,烂捣研,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

  • 参耆归附汤

    药方名称参耆归附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附子3钱,当归1两。功能主治气虚而阳亡,一时猝倒,状似中风,自汗不止,懒于语言。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自汗止,再剂而言语出,4剂而神气复矣。摘录《辨证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