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理阴煎

理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

药方名称理阴煎

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

处方熟地9~21克或30~60克当归6~9克或15~21克 炙甘草3~6克干姜(炒黄色)3~9克 或加肉桂3~6克

功能主治益肾健脾,活血调经。治真阴虚弱,痰饮内停。胀满呕哕,恶心吐泻,腹中疼痛,妇人经迟血滞。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80~320毫升,热服。

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外感风寒,邪未人深,但见发热身痛,加柴胡6克;寒凝阴盛而邪气难解,加麻黄6克;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6克,甚者再加附子3~6克,或并加柴胡以助之;阴虚内热,宜去姜、桂,单用三味,或加人参;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加茯苓4.5克,或加白芥子1.5克;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腰腹疼痛,加杜仲、枸杞;腹胀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理阴煎

药方名称理阴煎

处方熟地5钱,当归3钱(醋炒),炮姜5分(盐水炒),肉桂5分(盐水炒)。

功能主治女子鼻衄,阳虚血走,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阳虚之人,脉络空虚而荣血散溢,故血得上出于鼻,天癸不能下行焉。熟地补阴以吸经血之上溢,当归养血以归营血之乱行;肉桂盐水炒以统摄其血,炮姜盐水炒以止涩其血也。水煎,温服,使血暖阳回,则阳能统血而血不外走,何有衄血之患,天癸无不渐来矣。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猜你喜欢

  • 狼牙汤

    《金匮要略》卷下:狼牙汤药方名称狼牙汤处方狼牙9克功能主治治妇人阴中生疮,脉滑数。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以绵缠筷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摘录《金匮要略》卷下《圣惠》卷六十四

  • 苍耳丹

    药方名称苍耳丹处方苍耳草(去根)不拘多少。制法水洗净,少干,不犯铁器,截断,捣,取自然汁,去荄滓,夏布漉过,桑柴慢火熬成膏,膏将成如稠粥时,约膏1斤,入蜂蜜4两,木瓜末2两,和匀,又入自然姜汁2两同和

  • 封脐散

    《普济方》卷三六○:封脐散药方名称封脐散处方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绵灰 南星 白星当归赤小豆五倍子各3克(为末)血竭龙骨赤豆脂(煅)海螵蛸百草霜胭脂各1.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治小儿

  • 肥儿杀虫丸

    药方名称肥儿杀虫丸处方苦楝根皮30g,雷丸15g,鹤虱12g,使君子肉30g,槟榔15g,百部12g,花椒10g,乌梅肉12g,胡连10g,大黄12g,神曲10g,鸡内金15g。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玉屏风口服液

    药方名称玉屏风口服液处方黄芪600g防风200g白术(炒)200g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炮制以上三味,将防风酌予碎断,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及其余黄芪二味加水煎

  • 定喘神奇丹

    药方名称定喘神奇丹处方人参2两,牛膝5钱,麦冬2两,北五味2钱,熟地2两,山茱萸4钱。功能主治痰气上冲于咽喉,气塞肺管,作喘而不能取息,其息不粗,而无抬肩之状,属气虚而非气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

  • 罐灰散

    药方名称罐灰散处方粪堆里破瓦罐耳。制法上净洗,于灶心掘坑,安在坑中,烧3日令捻得碎,细研。功能主治瘰疬疮口,脓水不止。用法用量干掺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 化乳丹

    药方名称化乳丹处方当归1两,熟地1两,黄耆1两,麦冬3钱,山茱萸4钱,川山甲1片,菟丝子5钱,枸杞子3钱。功能主治下乳。主妇人产后气血不足,数日绝无点滴之乳。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 固阳膏

    药方名称固阳膏处方生白矾3钱,黄丹2钱,干姜5钱,母丁香10个,胡椒15粒。制法上为末,用醋和为膏。功能主治房室不节,致成阴症。用法用量以手(男左女右)握药搭脐上。盖被少顷,汗出即愈。摘录《古今医鉴》

  • 大补经汤

    药方名称大补经汤处方当归(酒洗)6分,白芍6分,香附6分,川芎5分,熟地黄5分,白术(去芦)4分,白茯苓4分,黄耆4分,陈皮4分,玄胡索4分,人参3分,砂仁3分,阿胶(炒)3分,沉香(另研)3分,小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