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花丸

百花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冬花3两,五味子(炙)3两,紫菀3两,花粉3两,丹皮3两,桔梗3两,橘皮3两,麦冬3两,前胡3两,百合3两,玄参(去芦)3两,沙参3两,薄荷3两,蒲黄(炒)3两,杏仁(去皮,炒)3两,柿霜3两,川贝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宁嗽止喘。主肺热虚火,咳嗽痰喘,口干声哑,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济生》卷二: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火妄动,午后潮热,咳嗽喘急,痰中带血,津少声哑,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百花膏,与剂型不符,据《症因脉治》改。改为膏剂,名“润肺百花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款冬泻热下气,清血除痰;百合润肺宁心、补中益气,并为理嗽要药。

摘录《济生》卷二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防风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羚羊角1两半,麦冬1两半,天门冬1两半,芍药20铢,独活20铢,干姜20铢,白术20铢,丹参20铢,山茱萸20铢,甘草20铢,茯神20铢,升麻20铢,黄耆20铢,菊花20铢,地骨皮20铢,石斛20铢,牛膝20铢,五加皮20铢,薯蓣20铢,秦艽1两,芎?1两,桂心1两,防己1两,生姜1两,黄芩1两,附子18铢,石膏3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后虚热翕翕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日3次。稍加至30丸。

注意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二一

猜你喜欢

  • 鹿角屑汤

    药方名称鹿角屑汤别名鹿屑汤、鹿角汤、鹿屑散处方鹿角屑1两。功能主治妊娠热病,胎死腹中。用法用量鹿屑汤(《本事》卷十)、鹿角汤(《妇人良方》卷十四)、鹿角散(《普济方》卷三四○)。摘录《伤寒总病论》卷六

  • 耳桃煎

    药方名称耳桃煎处方木耳(水泡去蒂,干炒为细末)核桃仁(去皮,捣为泥)各6克功能主治主妇女经闭。用法用量黄酒煎服。约一小时后,浑身汗出,是其验也。摘录《仙拈集》卷三

  • 附子涂脚方

    药方名称附子涂脚方处方附子1枚(生,为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上以姜汁和匀,摊脚心。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川连戊巳汤

    药方名称川连戊巳汤处方白芍药、甘草、川黄连。功能主治脾实腹胀,肚腹时热。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六珍汤

    药方名称六珍汤处方川当归、熟地黄、白芍药、芎?、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跌损。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酒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姜藕饮

    药方名称姜藕饮处方生藕1两(洗,切),生姜1分(洗,切)。功能主治霍乱吐不止,兼渴。用法用量研绞取汁。分3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 乌发汤

    药方名称乌发汤处方熟地、怀山药、菟丝子、核桃仁各3 克,丹皮、泽泻、天麻各1.5克,枣皮2克。制法将羊骨、羊头打破。羊肉洗净,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同羊骨、羊头一起放入锅内(羊骨垫底)。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

  • 参桂理中丸

    药方名称参桂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3两,川附子2两,干姜3两,炙草1两,肉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朱砂为衣,蜡皮封固。功能主治受寒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药

  • 黄蓉散

    《疡医大全》卷八引胡言爵方:黄蓉散药方名称黄蓉散处方生大黄15克芙蓉叶30克制法研细为末。功能主治治手足肿毒。用法用量苦茶调敷。摘录《疡医大全》卷八引胡言爵方《疡医大全》卷八:黄蓉散药方名称黄蓉散处方

  • 粉米汤

    药方名称粉米汤处方花粉3钱,苡米1两,藿香1钱,薄荷1钱,黄连5分(酒炒),黄芩1钱(酒炒),木香5分,木通1钱(酒炒),当归1钱5分,赤芍1钱(酒炒),荷叶1角,绿豆1撮。功能主治暑湿烦渴,腹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