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肥皂丸

肥皂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肥皂丸

药方名称肥皂丸

别名玉容肥皂丸(《冯氏锦囊》卷十九)

处方白芷附子僵蚕猪牙皂角 白蒺藜白蔹草乌***甘松丁香杏仁豆粉各30克轻粉密陀僧樟脑各15克 孩儿茶9克 肥皂(去瓤、外皮、筋并子,只要净肉)

制法先将净肥皂肉捣烂,用鸡清和,晒去气息,将各药为末,用肥皂鸡清和为丸。

功能主治主治白瘢,黑点,白癣、诸般疮痕。

用法用量用以洗擦患处。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普济方》卷五十一:肥皂丸

药方名称肥皂丸

处方南星半两,朴消半两,巴豆7枚,白梅肉1两。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将肥皂1个,酌量大小入药,在肥皂内麻线扎定,湿纸煨香熟取出,入消风散1帖,烂捣成膏,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风刺、粉刺、雀斑、面上细疮。

用法用量每日用之洗。欲入诸香,随意加之。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竹衣麦冬汤

    药方名称竹衣麦冬汤处方竹衣3克(用鲜金竹,劈开,揭取竹内衣膜)竹茹1团(弹子大。即将取衣竹割取青皮)竹沥150毫升(即将取衣、茹之金竹依制法取之)麦门冬(去心)6克甘草1.5克陈皮(去白)1.5克 白

  • 川楝子散

    药方名称川楝子散处方川楝子1两(炮),滑州茴香1两(微炒),木香1两,巴戟天1两(去心),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肠气痛不可忍;及膀胱气冷,结硬不散。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热酒

  • 藿香温胃散

    药方名称藿香温胃散别名藿香温胃饮处方当归3钱,白术3钱,姜炭4分,陈皮4分,藿香4分,厚朴8分,人参1钱,炙甘草3分,生姜1片。功能主治产后血痛已除,劳伤气血,脏腑虚损,不能运化食物,及冷风相乘,以致

  • 二宣丸

    药方名称二宣丸处方当归身 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酒蒸七次,和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虚损属于阴亏血虚者。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酒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

  • 魏香散

    药方名称魏香散别名魏莪散(《嵩崖尊生》卷十五)。处方蓬莪术15克 真阿魏3克制法先用温水化阿魏,浸蓬莪术一昼夜,焙干,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盘肠内吊,腹中极痛,干啼后偃。用法用量每服0.2~1.5克

  • 保婴稀痘神验丹

    药方名称保婴稀痘神验丹别名稀痘丹处方麝香5厘,朱砂1钱,大蓖麻子36粒(去壳取肉,拣肥白者)。制法先将朱砂为末,次入麝香研匀,后将蓖麻子肉加入一处,共为细末,须要端阳午时,洁诚合制。功能主治预防痘疮。

  • 蓝药膏

    药方名称蓝药膏处方青黛15g,海螵蛸68g,石膏末125g,冰片3g,凡士林936g。制法调膏。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黄蜀葵散

    药方名称黄蜀葵散处方黄蜀、葵花、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痛。主诸般恶疮,疼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冷水调,用鸡羽扫在疮上,频频用。摘录《鸡峰》卷七十二

  • 归芍润燥汤

    药方名称归芍润燥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生地1钱5分,桃仁1钱,红花1钱,大黄1钱(酒制),枳壳1钱。功能主治服通利药过多,津液耗而嗝者。用法用量加韭汁半杯,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黑芝麻粥

    药方名称黑芝麻粥处方黑芝麻25克 大米适量制法将黑芝麻捣碎,大米淘净,加水适量煮粥。功能主治补肝肾,润五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以及老年体衰眩晕消瘦、便躁、须发早白等。用法用量每日2~3次,或经常佐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