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子散

茴香子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上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以通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半,荜澄茄1两半,楝实(锉)1两半,木香1两半,葫芦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受邪,控睾痛引少腹。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茴香子丸”(见《普济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京三棱(煨,锉)1两,姜黄半两,马蔺花(醋炒)半两,没药(研)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膀胱疝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桃仁(炒去皮尖双仁)、干姜(炮)、甘草(炙,锉)、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石斛(去根,锉)、杜仲(去粗皮,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胀,气攻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人参半两,菖蒲(切,米泔浸1日,炒)1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冷米饮调下,如人行3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猜你喜欢

  • 附子鹿角煎

    药方名称附子鹿角煎处方鹿角(寸截,4破之)、附子。制法将鹿角用河水浸7日,净洗,每斤用杜仲半斤(锉细)。同入瓷瓶内,贮水,以文武火煮三日,水耗则添,鹿角软去杜仲,将角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填精髓,补不足

  • 二母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二母散药方名称二母散别名二母汤(《万氏女科》卷三)。处方知母贝母 白茯苓人参各15克桃仁杏仁(并生用,去皮、尖)各7.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

  • 八宝膏

    《喉科紫珍集》卷下:八宝膏药方名称八宝膏处方黄丹1两,宫粉1两,血余(滚水泡洗)1两,铜青3两,白蜡2两(黄蜡亦可),未后(即黑山羊粪。以新瓦晒露7昼夜,不可经雨,为末)1两(或用午后,即白马粪)。制

  • 加减六味丸

    《医学心悟》卷四:加减六味丸药方名称加减六味丸处方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90克山药(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泽泻(盐水蒸)30克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纸炒)

  • 雷轰丹

    药方名称雷轰丹处方雷丸2钱,红花2钱,甘草2钱,白芍5钱,车前子5钱,泽泻2钱,猪苓2钱。功能主治受毒作泻。无端一时作泻,大泻倾盆,腹痛不止,面青唇黑,几不欲生,肛门之边宛如刀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硫黄玉粉方

    药方名称硫黄玉粉方别名硫黄玉粉丸处方大猪肚1个(洗净),硫黄1斤(碎),桑白皮(新,锉碎)1斤。制法将硫黄纳入肚中缝定,于大锅内,入桑白皮,加水,慢火同煮,水耗更添,煮一复时,取出猪肚,下冷水中淘洗,

  • 鸽粪散

    药方名称鸽粪散处方鸽粪1分,人粪灰1分,白矾1分,青黛1分,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口中及诸处生疳疮。用法用量敷之,日3次。摘录《圣惠》卷九十

  • 皂角苦参丸

    药方名称皂角苦参丸处方苦参500克荆芥375克白芷大风子肉防风各180克大皂角川芎当归何首乌(生)大胡麻枸杞子牛蒡子(炒)威灵仙全蝎白附子蒺藜(炒,去刺)独活川牛膝各150克草乌(汤泡,去皮)苍术(米

  • 三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引仲景:三黄汤药方名称三黄汤别名《千金》三黄汤(《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篇·附方》)。处方麻黄3.5克黄耆1.5克黄芩2.2克独活3克细辛1.5克制法上五味,嚼咀。功能主治治中风,

  • 中和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中和汤药方名称中和汤处方白术120克 黄橘皮厚朴人参茯苓甘草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胁肋胀满,恶心呕逆,食欲不振。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煎至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