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莨菪膏

莨菪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27克白蔹末 芎劳末丁香乳香木香末 鸡舌香末各30克 黄丹210克麻油1升

制法上药惟莨菪子别捣,绵裹,入油铛中煎,侯色焦黑滤出,次下白蔹、黄丹等,先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稀稠得所,即膏成,贮于瓷盒中。

功能主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摊在故帛上,贴患处,一日换二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圣惠》卷八十七: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子1分(生用),葶苈子1分(生用),硫黄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白矾灰1分,熊胆1分(细研),芦荟1分(细研),蚺蛇胆1分(研入),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取腊月猪油2两,入于铫子内,以慢火上熔化,然后下诸药末相和,搅匀为膏。

功能主治小儿疳(匿虫),口齿疮。

用法用量每用约杏仁大,以绵裹,火炙烙齿龈及疮上。

摘录《圣惠》卷八十七

《圣惠》卷六十三:莨菪膏

药方名称莨菪膏

处方莨菪2合,白蔹(末)1两,芎藭(末)1两,丁香(末)1两,沉香(末)1两,乳香(末)1两,木香(末)1两,鸡舌香(末)1两,黄丹7两,麻油1升半。

功能主治一切恶毒疮肿。

用法用量上药唯莨菪子别捣,绵裹入油铛中煎,候色焦黑,滤出,次下白蔹、黄丹等。先用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稀调得所,即膏成,贮于瓷盒中。以故帛上摊贴,每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猜你喜欢

  • 荡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荡胞汤药方名称荡胞汤处方朴硝、桃仁(去皮尖两仁者.熬)、茯苓、牡丹皮、大黄,各三两。人参、桂心、芍药、浓朴(炙)、细辛、牛膝、当归、橘皮,各二两。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 陈曲丸

    《普济本事方》卷四:陈曲丸药方名称陈曲丸处方陈曲45克干姜(炮)官桂(不见火)白术厚朴(去粗皮,姜汁炙)人参(去芦)当归(去芦,薄切,焙干)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急救寒厥汤

    药方名称急救寒厥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附子1钱,肉桂1钱,吴茱萸1钱。功能主治厥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凉血消风散

    药方名称凉血消风散处方生地30克当归9克荆芥9克 蝉衣6克苦参9克 白蒺藜9克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从《外科正

  • 胎毒散

    药方名称胎毒散处方五倍子9克(焙黄)白芷9克花椒9克(去子)枯矾3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胎毒,浑身湿烂。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摘录《揣摩有得集》

  • 韭根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韭根散药方名称韭根散处方韭根1握(去土),麝香1钱。制法同研。功能主治蜘蛛咬,遍身成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方出

  • 当归饼

    药方名称当归饼处方当归4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半两,白芷3分,桂(去粗皮)3分,芸薹子(研)2两。功能主治牡痔有头,痛楚不可忍。用法用量上5味,3味为末。与杏仁、芸薹子和匀,以醋面调,捻作饼子如钱

  • 白虎去石膏加首乌当归和疟饮

    药方名称白虎去石膏加首乌当归和疟饮处方知母3钱,生甘草1钱,鲜首乌8钱,当归5钱,青蒿3钱,柴胡1钱,青皮1钱5分,草寇仁1钱(研)。功能主治瘁疟初病,但热不寒,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肌肉消烁,

  • 姜液膏

    药方名称姜液膏处方生姜母1块。功能主治眼风痒,冷泪,烂眩有虫。用法用量用银簪插入即拔出,点眼头尾。摘录《直指》卷二十

  • 交泰丸

    《脾胃论》卷下:交泰丸药方名称交泰丸处方干姜(炮制)0.9克巴豆霜I.5克人参(去芦)肉桂(去皮)各3克柴胡(去苗)小椒(炒去汗,并闭目去子)白术各4.5克厚朴(去皮,锉,炒。秋、冬加至21克)酒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