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萆麻膏

萆麻膏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一十四个.正东南枝上取七个.正西枝上取七个)巴豆(七个.去皮)

炮制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七重,盖定药饼上,以碗坐在药上,碗用药酒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一时辰,用手托碗便正也。

备注一方无麝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萆麻子7枚。

功能主治难产及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仙拈集》本方用法:捣涂,痛止便出。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别名蓖麻

处方萆麻子1两。

制法上药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

功能主治暴患脱肛。

用法用量蓖麻膏(《准绳·幼科》卷九)。

阴证脱肛,加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九十二: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14枚(正东南枝上取7枚,正西枝上取7枚),巴豆7枚(去皮)。

制法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口眼?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搐,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7重,盖定药丸上,碗坐在药上,碗用热沸水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1时,用手托碗便正也。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 高良姜十味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十味散处方高良姜5两,细辛5两,黄耆5两,白术5两,苦参5两,丁香2两,人参4两,干姜4两,豆蔻子3两,赤石脂6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痼结,诸痢暂愈还发。用法用量先

  • 内补黄耆散

    药方名称内补黄耆散处方黄耆60克(锉)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60克甘草60克(炙微赤,锉)龙骨60克 槐子60克(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白芍药6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肠风下血

  • 枳壳散

    《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枳壳散药方名称枳壳散处方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 香附子30克(麸炒,舂去皮)槟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滞食阻,心下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用法用量每服6

  • 寸金散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卫生家宝》:寸金散药方名称寸金散处方石州黄药子半两,土马鬃(墙上有者是)1分,甘草(生)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未止再服。立止。摘录《

  • 大茯苓汤

    药方名称大茯苓汤处方茯苓3两,白术3两,当归2两,橘皮2两,附子2两,生姜4两,半夏4两,桂心4两,细辛(1作人参)4两。功能主治胸中痰饮癖结,脐下弦满,呕逆不得食;亦主风水。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

  • 麝香丸

    《圣济总录》卷十:麝香丸药方名称麝香丸处方麝香(研)15克秦艽(去土)120克独活(去芦头)白术槟榔各60克制法上药五味,除麝香外,研为细末,入麝香研匀,炼蜜和杵千百下,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治风湿外侵

  • 寒冰散

    《保婴易知录》卷下:寒冰散药方名称寒冰散处方生石膏、冰片少许。制法上共研末。功能主治小儿木舌。舌尖肿大,塞满口中,硬,不能转动。用法用量敷舌上。如出血,石膏炒焦用。摘录《保婴易知录》卷下《圣济总录》卷

  • 黄耆鳖甲饮

    《医略六书》卷三十:黄耆鳖甲饮药方名称黄耆鳖甲饮处方黄耆3钱(蜜炙),鳖甲3钱(醋炒),白芍1钱半(炒),当归3钱,熟地5钱,山药3钱,茯神2钱(去木),麦冬3钱(去心)。功能主治蓐劳,脉数软弦者。用

  • 木香分气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分气圆药方名称木香分气圆处方木香、甘松(洗去泥),各一两。甘草(炙)六两,香附子十六两,蓬莪参(煨)八两。炮制上为细末,水糊为圆。功能主治治一切气逆,心胸满闷,

  • 护痘万全汤

    药方名称护痘万全汤处方人参5分,黄耆1钱,当归2钱,川芎1钱,白术2钱,茯苓1钱,陈皮3分,牛蒡子3分,桔梗5分,天花粉3分。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小儿痘疮至六日,气血大虚,颜色不红绽肥满。用法用量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