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肾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

活幼心书》卷下: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山药(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黄(酒洗,焙干)各15克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净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泽泻(去粗皮)6克

制法上药锉焙为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语迟、行迟、齿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5丸,空腹时用温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酒浸2日,蒸烂研膏与柏拌,晒干),鼠苓1两(酒炒),白茯苓4两,黄柏1斤(锉,同地黄晒干),当归(酒洗)、枳壳(去瓤)、麦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酒浸)2两,天门冬(去心)2两,拣参2两,甘菊花2两,生芩1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心火,益肾水,除骨蒸,壮筋骨,明眼目。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酒洗)8两(再蒸,焙干,取末,忌铁),山药(刮去赤皮)4两,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两,白茯苓(去筋膜)4两,巴戟(去心取肉)4两,肉苁蓉(酒洗,去外鳞,破去内白膜,晒干)2两,杜仲(去粗皮,切,盐水炒丝尽,取末)3两,川牛膝(去芦,酒洗,焙干)3两,芡实(取肉)3两,甘枸杞(焙)2两,远志(去芦取肉)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服之壮阳益精补肾。女子服之则月事以时下,能令有子,小儿服之能治胎禀怯弱之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幼幼集成》卷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怀山药1两,山萸肉1两,嫩鹿茸2两,淮牛膝2两,粉丹皮1两,白云苓1两,宣泽泻1两,北五味1两,补骨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肝肾虚喘。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香茸八味丸

    药方名称香茸八味丸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干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去皮)90克 丹皮90克沉香30克鹿茸1具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用法

  • 劳伤末药

    药方名称劳伤末药处方当归1钱5分,血蝎1钱5分,骨碎补3钱,参三七1钱,炙乳没1钱,元寸8厘,自然铜8分,木香8分,降香8分,丁香8分,川芎8分,红花8分,土木鳖2钱5分,苏木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加味人参养荣汤

    药方名称加味人参养荣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川芎、芍药、五味子、当归、生地、麦冬、肉桂、黄耆。功能主治汗下过多,血气两虚,肉瞤筋惕者。用法用量按:《准绳·伤寒》本方用人参二钱半,茯苓、炙甘草、川

  • 加味三豆饮

    药方名称加味三豆饮处方生黄豆、生黑大豆、生绿豆、生甘草、金银花。功能主治稀痘。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经验各种秘方辑要》

  • 神龙丹

    药方名称神龙丹处方文蛤(炒)6克 白龙骨(煅)9克 白茯神(去皮、木)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遗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消肿丸

    药方名称消肿丸处方滑石木通白术黑牵牛(炒)通脱木茯苓茯神(去木)半夏(汤去滑)陈皮各7.5克木香4克瞿麦穗丁香各37.5克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水肿喘满,小便不利。用法用

  • 饴糖萝卜汁

    药方名称饴糖萝卜汁处方白萝卜汁30克饴糖20克制法将白萝卜汁、饴糖与适量沸水搅匀,即可食用。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适用于百日咳。用法用量每日3次,顿服。摘录《本草汇言》

  • 金蝉补漏丸

    药方名称金蝉补漏丸处方推粪虫7两,滴乳香(去油)5钱,没药(去油)5钱,炙甘草7钱5分,生矾7钱5分,生甘草7钱5分,熟矾7钱5分。制法上为细末,黄蜡4两,熔化,乘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痔漏。用

  • 活血丸

    《普济方》卷三一○:活血丸药方名称活血丸处方干地黄(酒煮)60克当归(煨)白芍药 川断(面水炒)白术(煨)川芎(醋炒)各30克制法上药共六味,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活血宽筋。治血脉不

  • 生发膏

    药方名称生发膏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处方蔓荆子附子细辛续断皂荚泽兰零陵香防风杏仁藿香白芷各60克松叶石南各90克莽草30克 松膏马鬐膏猪脂各1.8升熊脂1.2升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