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胃丸

补胃丸

脉因证治》卷上: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四君子汤加芍(炒)、升麻

功能主治气虚下溜泄泻。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魏氏家藏方》卷五: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1两,梓朴(去皮,姜制,炙)1两,缩砂仁(焙)1两,白术(炒)1两,乳香(别研)1两,人参(去芦)1两,丁香(不见火)1两,干姜(炮,洗)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胡椒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北枣8两,用生姜自然汁煮,去皮核,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进饮食,去宿寒。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补胃丸

药方名称补胃丸

处方桔梗(炒)1两半,吴茱萸(炒)1两半,白术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人参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炙,锉)1两,麦糵(炒)1两,陈曲(炒)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冷下气。主虚劳脾胃虚冷,气满不能食,虽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日2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淋熨虎骨汤

    药方名称淋熨虎骨汤处方虎胫骨2两,松木节10两,樟木节10两,川椒1两(去目),桑根白皮2两(锉),五加皮2两,白矾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折后,脚膝腰胯被冷风攻击,疼痛不得行走。用法用量每度用药

  • 加味济生汤

    药方名称加味济生汤处方当归、川芎、枳壳、香附、大腹皮、乌药、车前、牛膝、冬葵子。功能主治难产,因胎前安逸,喜坐贪睡,致临产而气滞血涩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菊甘散

    药方名称菊甘散处方菊花4两,甘草5钱,生地黄4两,白蒺藜(去刺,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能近视,不能远视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米泔水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回生再造丸

    《验方新编》卷十一:回生再造丸药方名称回生再造丸处方真安息香120克人参60克 真蕲蛇(小者为佳,去骨并头尾10厘米,酒浸,炙,取净末)120克当归川芎川连羌活防风元参(以上酒炒)藿香白芷茯苓麻黄天麻

  • 北芪杞子炖乳鸽

    药方名称北芪杞子炖乳鸽处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用法用量饮

  • 天地煎

    药方名称天地煎处方天门冬(去心)60克 熟地黄(九蒸曝)30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阴清火,养血润燥。治心血虚少,口干咽燥,心烦喜冷,怔忡恍惚,小便黄赤,或生疮疡。用法用量每服

  • 星附膏

    药方名称星附膏处方天南星附子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项软。用法用量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调。敷项间,干则润之。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 葱苏散

    药方名称葱苏散处方苏叶、葱白、生姜、川芎。功能主治胎前产后感邪,表症悉具者。摘录《医级》卷七

  • 调和大补羹

    药方名称调和大补羹处方大米、小米、糯米、苡仁米、莲肉、芡实、山药、白茯苓各等分,白糖少许。制法炒熟呈黄色,为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弱。用法用量每日空腹白滚汤和羹食之。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 鼻衄丹

    药方名称鼻衄丹处方龙骨1钱,蒲黄1钱,茅针花5分,梅片2分。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鼻衄。用法用量吹于鼻中。摘录《青囊秘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