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见晛丸

见晛丸

卫生宝鉴》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12克(炮,去皮、脐)鬼箭羽紫石英各9克泽泻肉桂玄胡索木香各6克槟榔7.5克血竭4.5克(另研)水蛭3克(炒,烟尽)京三棱15克(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6克(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二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淡醋汤送下,食前,温酒亦得。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制)、干姜茴香(炒)、吴茱萸(盐水炒)、巴戟、肉桂莪术(醋炒)、桃仁(炒)、延胡索(醋炒)。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子门,气不通而月事不下,结硬如石。

摘录《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

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附子4钱(炮,去皮脐),鬼箭羽3钱,紫石英3钱,泽泻2钱,肉桂2钱,玄胡索2钱,木香2钱,槟榔2钱半,血竭1钱半(另研),水蛭1钱(炒烟尽),京三棱5钱(锉),桃仁30个(浸,去皮尖,麸炒,研),大黄2钱(锉,用酒同三棱浸一宿,焙)。

制法上13味,除血竭桃仁外,同为末,入另研2味和匀,用原浸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气客于下焦,血气闭塞而成瘕聚,坚大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济生拔萃》本作“见晛丹”。

摘录卫生宝鉴》(人卫本)卷十八

产育宝庆集》卷上:见晛丸

药方名称见晛丸

处方姜黄、京三棱荜澄茄陈皮(去白)、高良姜人参、蓬莪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细切萝卜慢火煮令烂,研细,将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口干烦渴,心下痞闷,因荣卫大虚,血气未定,食面太早,胃不能消化,面毒结聚于胃脘,上熏胸中所致者。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女科百问》作“青皮”。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猜你喜欢

  • 加减三拗汤

    《朱氏集验方》卷五引梁国佐方:加减三拗汤药方名称加减三拗汤处方麻黄半钱(不去节,沸汤洗,焙干,去毛),杏仁(不去皮)2钱,苦梗2钱,甘草(生)半钱,旋覆花(去蒂)半钱。功能主治伤风咳嗽。用法用量上(口

  • 琥珀泽兰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泽兰煎药方名称琥珀泽兰煎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茴香(炒)、牡丹皮(去心)、刘寄奴草(去枝)、五味子(去梗)、白芷、五加皮(去心)、金钗、石斛(去根.酒浸.

  • 参耆实表汤

    药方名称参耆实表汤处方蜜炙黄耆1钱5分,人参1钱,炙甘草8分,官桂8分,防风8分,白芷8分,当归6分,川芎6分,桔梗6分,厚朴6分,广木香3分。功能主治表虚痘症作痒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同煎,温服。

  • 参耆四圣散

    《张氏医通》卷十五:参耆四圣散药方名称参耆四圣散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紫草茸8钱,茯苓8钱,芍药8钱,当归7分,木通6分,防风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功能主治痘。胃虚少食,发热

  • 香贝养荣汤

    药方名称香贝养荣汤处方白术(土炒)6克人参茯苓陈皮熟地黄j11芎当归贝母(去心)香附(酒炒)白芍(酒炒)各3克桔梗甘草各1.5克功能主治治上石疽属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

  • 黄连除湿汤

    药方名称黄连除湿汤处方黄连1钱,黄芩1钱,川芎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苍术1钱,厚朴1钱,枳壳1钱,连翘1钱,甘草5分,大黄2钱,朴消2钱。功能主治脏毒初起,湿热流注,肛门结肿疼痛,小水不利,大便秘

  • 没食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没食子丸药方名称没食子丸处方没食子地榆各15克黄柏(锉,蜜炒)60克黄连(锉,炒)45克 酸石榴皮30克制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肠虚受

  • 阴毒内消散

    药方名称阴毒内消散处方麝香6克轻粉9克丁香3克 牙皂6克 樟冰12克 腰黄9克 良姜6克肉桂3克川乌9克 甲片9克 白胡椒3克乳香6克(去油)没药6克(去油)阿魏9克(瓦炒去油)制法上药各研极细末,分

  • 归芍饮

    《丹台玉案》卷五:归芍饮药方名称归芍饮处方当归白芍川芎各3克白术人参生地香附陈皮各4.5克功能主治治临经并经后腹痛。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丹台玉案》卷五《医学集成》卷一:归芍饮药方

  • 定志消痰丸

    药方名称定志消痰丸处方石菖蒲2两,茯神1两,胆星1两,天麻1两,陈皮1两,半夏1两(用矾2两,同半夏煮,去矾不用),全蝎8钱,远志肉5钱,续断5钱,甘草5钱,雄黄3钱,朱砂3钱,硼砂3钱,滑石3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