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脾汤

调脾汤

《玉案》卷三:调脾汤

药方名称调脾汤

处方白术1钱,陈皮1钱,苍术1钱,木通1钱,黄芩1钱2分,砂仁1钱2分,人参1钱2分,川芎1钱2分,黄柏8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湿伤,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玉案》卷三

辨证录》卷六:调脾汤

药方名称调脾汤

处方人参5钱,玄参1两,麦冬5钱,甘菊花5钱,苡仁5钱,金钗石斛3钱,芡实1两,山药5钱。

功能主治益太阴之阴水,以胜其阳明之阳火。主阳明之火,固结于脾而不肯解,善用肥甘之物,食后即饥,少不饮食,便觉头红面热,两足乏力,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幼科铁镜》:调脾汤

药方名称调脾汤

处方陈皮白术丁香人参诃子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黄瘦腹大,或吃土吃米吃茶。

摘录幼科铁镜

猜你喜欢

  • 地黄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地黄散药方名称地黄散别名生地黄饮(《普济方》卷一八九)。处方生地黄240克蒲黄180克地骨皮150克黄芩(去黑心)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血热妄行,口鼻出血

  • 琥珀定志丸

    《万病回春》卷四:琥珀定志丸药方名称琥珀定志丸处方南星250克(先将地作坑,用炭火9千克,在坑内烧红,去炭尽,再将好酒5千克左右,倾入在坑内,大瓦盆盖覆周围,以炭火拥定,勿令泄气,次日取出为末)真琥珀

  • 加味祛邪补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祛邪补气散处方诃子、豆蔻、浙贝、花粉、硼砂、麦冬、乌梅、白芷、首乌、僵蚕、丁香、芡实、紫河车、莲肉(为引)。功能主治阴寒不和,脾气不收,吐泻并作。摘录《痘疹会通》卷三

  • 背疽掺药

    药方名称背疽掺药处方鲫鱼1尾(刳去肠脏)。制法以羯羊粪实其中,烘焙焦黑,极干燥,为细末。功能主治背疽。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景岳全书》引作“收口掺药”。临床应用背疽:龙游有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

  • 金宝散

    药方名称金宝散处方广木香3钱,黄连(酒炒)3钱,陈皮3钱,肉豆蔻(面包煨)2钱,厚朴(炒)2钱,车前子2钱,白术1钱,山楂1钱,苍术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疾,肚腹作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

  • 医痫无双丸

    药方名称医痫无双丸处方南星30克半夏30克(二味用白矾、皂角、生姜煎汤浸一日夜透,切片,随汤煮干,去矾、皂、姜不用)川芎9克 归身(酒洗)软石膏各30克天麻21克僵蚕1.5克 生地黄(酒炒)30克荆芥

  • 臭橙饮

    药方名称臭橙饮处方臭橙皮2钱,芍药2钱,茴香1钱,吴茱萸1钱,附子1钱,桂枝1钱,甘草5分,大枣5分。功能主治疝瘕偏坠,腰胁挛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续名家方选》

  • 润肺散

    药方名称润肺散处方贝母(去心.麸炒黄)、杏仁(汤去皮.尖及双仁者.焙干.面炒),各二两半;麻黄(去根.节)、人参,各二两;阿胶(炒令黄燥)、桔梗,各半两;陈皮(去白)一分,甘草(炙)一两。炮制上同杵,

  • 冬青补汁

    药方名称冬青补汁处方女贞子(酒蒸)200g,金樱肉200g,红枣200g,桑椹100g,菟丝子50g。制法上药酌予碎断,煮提两次,过滤。滤液合并,浓缩成清膏,静置过滤。另取蔗糖500g制成糖浆,加入清

  • 坎离两补汤

    药方名称坎离两补汤处方人参5钱,熟地1两,菟丝子3钱,生地5钱,麦冬5钱,丹皮2钱,炒枣仁3钱,北五味子1钱,茯苓2钱,桑叶14片,山药5钱,白术3钱。功能主治补心气,滋肾水。主思虑过度,怔忡善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