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金露圆

金露圆

药方名称金露圆

处方生干地黄(焙)、贝母(去心)、紫菀(洗.去苗.焙)、柴胡(去芦.焙)、干姜(炮)、桂心(不见火)、人参(洗.去芦.切.焙)、防风(去芦.焙)、枳壳(汤浸.去瓤.麸炒)、蜀椒(去目.炒出汗)、桔梗(洗.去芦.焙)、吴茱萸(汤浸七遍)、甘草(炙)、川芎(洗.去芦.焙)、菖蒲(米泔浸一宿)、白茯苓(去黑皮.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鳖甲(米醋炙黄)、甘松(净洗),各一两。草乌头(炮)、黄连(洗.焙),各二两。

巴豆(去心、膜,用醋煮三十沸,焙干,取一两,不去油,煮时须亲自数三十沸,便倾出焙干,若沸过则药无力。一方用甘遂

来源依林巢先生方,天宝七年内王元览进。

炮制上为细末,以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腹内积聚症块,久患大如杯及黄瘦宿水,朝暮咳嗽,积年冷气,时复腹下盘痛绞结,冲心及两胁,彻背连心,痛气不息,气绕脐下,状如虫咬不可忍。

又治十种水气,反胃吐食呕逆,饮食多噎,五般痔俈,气走注风,有似虫行,手足烦热,夜卧不安,睡语无度。

又治小儿惊疳,妇人五邪,梦与鬼交,沉重不思饮食,昏昏如梦,不晓人事,欲死俱多,或歌或哭不定,月候不调,心中如狂,身体羸瘦,莫辨其状。

但服此药,万无失一,是病皆疗,更不细述。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小儿两圆。

心中痰患,姜汤下。

心痛酸,石榴皮汤下。

口疮,蜜汤下。

头痛,石膏汤葱茶下。

一切脾气,橘皮汤下,水泻、气泻,煮陈皮饮下。

赤痢,甘草汤下。

白痢,干姜汤下。

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

胸膈噎闷,通草汤下。

妇人血气,当归酒下,如不饮酒,当归煎汤下亦得。

疝气、岚气、小肠气及下坠,附子汤下。

常服及应急诸般疾患,只米饮、茶、酒、熟水任下。

伤冷腹痛,酒食所伤,酒疸、黄疸,结气痞塞,鹤膝,并用盐汤、盐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防风饼

    药方名称防风饼处方防风(去叉)半两,鸡冠花半两,续断半两,甘草(炮)半两,天麻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末,以油饼剂3个,入药3钱匕,分做3个油饼。功能主治肠风泻血。用法用量早晨、日午、近晚以淡粥送下。

  • 姜石救急散

    药方名称姜石救急散处方白姜石1-2斤(捣末)。功能主治乳痈,肿如碗大,痛甚。用法用量取上药,用鸡子白和如饧,敷肿上,干易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五

  • 鳖甲胶

    药方名称鳖甲胶处方鳖甲1600两,阿胶240两,冰糖80两,黄酒48两,香油24两。制法先将鳖甲浸泡7天,清水洗刷后取出,下锅煮之,和以上的原料浓缩成胶,装槽散热,凝固后再去槽,切成小块长方形,每斤干

  • 粉草饮

    药方名称粉草饮处方甘草1两(生用),白矾(生)半两,延胡索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中药毒,吐逆躁烦。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放冷,细细呷之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九

  • 海石散

    药方名称海石散处方海石6克香附3克制法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化痰清火。治气滞血瘀,痰火内结而成之脾痛、疝痛。用法用量川芎、山枝煎汤,入姜汁令辣,调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柴芩双解汤

    药方名称柴芩双解汤处方柴胡1钱半,生葛根1钱,羌活8分,知母2钱,炙草6分,青子芩1钱半,生石膏4钱(研),防风1钱,猪苓1钱半,白蔻末6分(冲)。功能主治和解表里,调剂阴阳。主少阳相火,郁子腠理而不

  • 荆防化疹汤

    药方名称荆防化疹汤处方荆芥9g,防风9g,白芷9g,白鲜皮15g,炒牛蒡子9g,苦参12g,蝉蜕9g,地肤子9g,茯苓6g,甘草9g。功能主治荨麻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长肌散

    《玉案》卷六:长肌散药方名称长肌散处方珍珠1两,乳香3钱,血竭3钱,头发(煅灰)1钱,丝绵(煅灰)1钱,冰片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疳疮,蛀疳。用法用量掺患处。摘录《玉案》卷六《简明医彀》卷四:长肌

  • 益智汤

    药方名称益智汤处方益智仁四斤半,京三棱(煨)一斤半,干姜(炮)三两,青皮、蓬莪、陈皮,各十二两;甘草(炒)十五斤,盐(炒)十六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切冷气,呕逆恶心,脐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

  • 十三太保丸

    药方名称十三太保丸处方川乌草乌(各制)麻黄细辛马前子(麻油烘枯)羌活独活山甲天麻防风白芷各30克雄黄15克朱砂9克制法上药为末,饭为丸,如弹子大,每30克作8丸。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