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阿胶梅连丸

阿胶梅连丸

《宜明论方》卷十:阿胶梅连丸

药方名称阿胶梅连丸

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当归(焙)赤芍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

功能主治阴虚下痢五色,腹痛,至夜发热。

用法用量上药研末,入阿胶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昼夜五六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

《宣明论》卷十:阿胶梅连丸

药方名称阿胶梅连丸

别名阿胶黄连

处方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半两,乌梅肉(去核,炒)半两,黄柏(锉,炒)半两,黄连半两,当归(焙)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阿胶研匀,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色痢至夜蒸热,脉虚沉数者。

用法用量阿胶黄连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注意忌油腻脂肥诸物。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阴虚热陷,伤脏气而利下五色,至夜蒸热,是阴虚阳扰而热发于外焉。阿胶止阴虚之痢;当归养痢亡之血;连、柏炒黑,寒而且燥,不使阳热内扰,则阴中之湿亦化;苓、芍敛而且渗,能挽阴液偏亡,则尿利,大便亦实;炮姜暖胃守中,乌梅敛肝收液也。丸以苦酒之敛,下以米饮之和,使阳热顿化则真阴复完,而无液有归,下痢蒸热并瘳矣。此养阴化热之剂,为五色痢夜热之专方。

摘录《宣明论》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减升葛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葛汤处方升麻4分,葛根1钱,大贝母3钱,元参3钱,连翘2钱,天花粉1钱5分,金银花5钱,甘草1钱,黄芩1钱,归尾3钱,石膏3钱,薄荷1钱,芦根5钱。功能主治疮毒见阳明风热证候者。摘录《治

  • 穿针散

    药方名称穿针散处方木贼半两(去黑不要尘者),香附子半两,细辛半两,菊花半两,羌活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目赤肿,翳障羞明。用法用量每服2钱,好茶少许同点,食后服。摘录《续本事》卷四

  • 定命一宇散

    药方名称定命一宇散处方干蛤蟆1枚(炙令焦黄)葶苈子(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药各别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主小儿咳逆,上气喘息。用法用量各抄3克,调和令匀。每服以

  • 轻脚圆

    药方名称轻脚圆处方木鳌子(别研)、白胶香(别研)、白芍药,各二两了。草乌(去皮.尖)四两,赤小豆一两(别研为末,打糊)。炮制上末,赤小豆糊为圆,如梧子大。功能主治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用法用量每七

  • 蒺藜两地汤

    药方名称蒺藜两地汤处方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功能主治养血

  • 调荣通脉汤

    《医醇剩义》卷四:调荣通脉汤药方名称调荣通脉汤处方天冬6克 生地15克丹参6克柏子仁6克党参12克茯神6克白术3克黄连1.2克(酒炒)当归6克 川断6克牛膝6克 红枣10枚桑枝33厘米功能主治滋阴泻火

  • 柴胡引子

    《颅囟经》卷下:柴胡引子药方名称柴胡引子处方柴胡、鳖甲(米醋涂炙)、知母、桔梗、枳壳(麸炒,去瓤)、玄参、升麻各等分。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小儿行迟,小儿自小伤抱,脚纤细无力,行止不得,或骨热疳劳,肌肉

  • 金粒丹

    药方名称金粒丹处方雄黄1两(透明者),大朱砂1钱。制法上为细末,旋取温蟾酥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疯犬毒蛇所伤。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送下。注意不忌口。摘录《普济方》卷三○六

  • 荆防葛根汤

    《烂喉丹痧》:荆防葛根汤药方名称荆防葛根汤处方葛根1钱半或1钱,牛蒡子3钱,桔梗1钱半,炒荆芥1钱半,枳壳1钱,白杏仁(去皮尖)3钱(便溏者勿研),生甘草4分,土贝3钱(去心,研),炒防风1钱半,浮萍

  • 神效暖脐膏

    药方名称神效暖脐膏处方肉桂45克(去皮)丹皮24克黄耆党参归身 生地各60克白芍苁蓉附子(炮)木鳖子各30克(去壳)荆芥防风麻黄桂枝柴胡前胡升麻葛根苏叶薄荷羌活独活白芷藁本川芎细辛各15克制法以真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