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粥

附子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7.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30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煮粥时纳药3~6克,空腹时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

太平圣惠方》: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两药捣细,过箩为末,每取10克,与米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痢疾、里急后重、腹中绞痛、喜按喜暖者。

用法用量空腹食用。

摘录太平圣惠方

《药粥疗法》: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3-5g,干姜1-3g,粳米30-60g,葱白2根,红糖少许。

制法附子干姜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主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萎尿频,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冷痢,或因大汗出及大吐大泻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口淡不渴,舌苔白,脉微细无力,阳气衰弱的危重病人。

用法用量先用粳米煮粥,待粥煮沸后,加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煎汁,去滓后,下米、葱、糖一并煮粥。每日分2次,温热食用,一般以3-5天为1疗程。

注意附子有小毒,煮粥时应选用制附子,且从小剂量开始为妥。对于热证实证的病人,不可服食。

摘录《药粥疗法》

《圣惠》卷九十六:附子粥

药方名称附子粥

处方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冷痢,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煮粥,纳药1钱食之。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猜你喜欢

  • 温中补脾汤

    药方名称温中补脾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术(土炒)干姜陈皮半夏(姜制)附子(制)茯苓砂仁肉桂(去粗皮,研)白芍(炒焦)甘草(炙)丁香功能主治治小儿慢脾风,闭目摇头,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

  • 摩挲圆

    药方名称摩挲圆处方黑参(拣润者洗.焙干)、地榆(去苗)、川乌(炮.去皮.脐)、木香、丁香,各八两。天台乌药、熏陆香(用滴乳香别研)、雄黄(研飞)、乌犀(镑.别研细)、龙脑(别研)、辰砂(研飞)、自然铜

  • 甘草三豆饮

    药方名称甘草三豆饮处方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制法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

  • 升麻溻汤

    药方名称升麻溻汤别名升麻汤(《外台秘要》卷三十引《经心录》)。处方升麻漏芦芒消各60克栀子20枚黄芩90克蒴藋150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丹毒,痈肿。用法用量以水6升,浸良久,煮取700毫升,

  • 斑蝥膏

    《圣惠》卷九十:斑蝥膏药方名称斑蝥膏处方斑蝥2枚(去翅足),松脂3两,巴豆10枚(去皮心,以浆水煮过,与斑蝥研令细),雄雀粪1两(为末)。制法上先取松脂入铫子内熔化,入斑蝥、巴豆熬成膏。捏作饼子。功能

  • 九转神丹

    药方名称九转神丹处方白矾2钱,茯苓1两,车前子5钱,黄柏3钱,紫花地丁5钱,连翘3钱,牛蒡子3钱,穿山甲1片,萆薢5钱。功能主治多骨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四剂骨消,再用加味四君子汤调理。摘录《洞天奥旨》

  • 黄香散

    药方名称黄香散处方硫黄5钱,川椒5钱。制法上为末,加生姜、葱头各5钱,和生猪板油捣融,用布包好。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烘热,时时擦之,其效甚速。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 抗白喉合剂

    药方名称抗白喉合剂处方生地10.5克玄参15克麦冬9克黄芩连翘各18克制法上药制成合剂60毫升。药理作用毒性与抗菌作用 《天津医学杂志》1966(4):243~244,本合剂对豚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证明

  • 神奇散

    药方名称神奇散处方当归3克川芎2.1克白芍药(酒炒)3克 生地黄6克陈皮2.4克砂仁2.1克半夏(姜制)2.4克 白茯苓3克白术(土炒)香附(醋炒)各3克枳实(炒)3克乌梅3个藿香3克 赤茯苓3克槟榔

  • 茯神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茯神汤药方名称茯神汤处方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