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丹

除湿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泽泻赤芍药、葶苈乳香没药,各一两。牵牛(五钱),大戟(炒.三两)、陈皮(去白.四两)。

炮制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拘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目赤瘾疹,疥癣走注,脚气。

用法用量每服五六十丸,渐加八九十丸,食前温白汤送下。

注意服药后忌酒湿面二三日。

备注一方有泽泻陈皮各一两,无葶苈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宜明论方》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甘遂威灵仙赤芍泽泻葶苈各60克乳香没药各30克(别研)黑牵牛15克大戟60克(炒)陈皮120克(去白)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水活血,行气消肿。主湿邪客于肌肤筋脉,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二便不利;兼治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脚气、疮疖。

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并食温粥以助药力。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一日。药后忌湿面。

摘录《宜明论方》卷七

《宣明论》卷七: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槟榔2两,甘遂2两,威灵仙2两,赤芍药2两,泽泻2两,葶苈2两,乳香1两,没药1两(另研),黑牵牛半两,大戟2两(炒),陈皮4两(去白)。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湿客搏,腰膝重痛,足胫浮肿,筋脉紧急,津液凝涩,便溺不利,赤瘾疹,疽痈发背,疥癣走注,脚气,疮疖。妇人腰胯疼痛、两脚麻木,恶寒喜暖者。闪脑膝踝足腕大痛及枚疮落马,坠堕打扑等。

用法用量普济方》引《经验良方》有青皮,无葶苈

注意服药前后,忌酒1日,药后亦忌湿面。食温粥补暖;中病即止,虚弱者当慎。

摘录《宣明论》卷七

《准绳·类方》卷二:除湿丹

药方名称除湿丹

处方神佑丸加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考原书此处神佑丸指三花神佑丸,即大戟甘遂芫花、牵牛、大黄轻粉

摘录《准绳·类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和中顺气丸

    药方名称和中顺气丸处方山楂6两,陈皮3两,茯苓3两,半夏2两,神曲2两,卜子1两5钱,连翘1两5钱,麦芽粉1两5钱。制法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脾胃素亏,饮食不节,肥浓太过,坚硬难消,以致胸膈胀痛。嗳腐吞

  • 炒糯丸

    药方名称炒糯丸处方糯米1合,斑蝥21个(去翅足)。制法先用7个同米炒改色去蝥,再用7个同炒令米色黄再去蝥,又用7个同炒令起烟复去之。复用鸡胞肠1个将炒过蝥同煮烂去蝥,同米研捣作丸。功能主治下胎。主用法

  • 濡肠汤

    药方名称濡肠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升麻5分,牛膝3钱。功能主治肾虚大便闭结,口干舌躁,咽喉肿痛,头目昏晕,面红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

    药方名称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处方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四物汤去杏仁加桃仁。功能主治三阴疟疾,疟在夜发。摘录《金鉴》卷四十二

  • 痘疳丹

    药方名称痘疳丹处方人中白1钱,铜录1分半,麝香1分。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痘疹余毒,牙龈破烂出血,或成走马牙疳者。用法用量用茶洗口齿净,以指蘸药,搽患处。摘录方出《理瀹》,名见《经验方汇钞》

  • 法制缩砂

    药方名称法制缩砂处方缩砂10两(去皮,以朴消水浸1宿,晾干,以麻油焙燥,香熟为度),桂花1钱半,粉草1钱半。制法上为细末,和匀为丸。功能主治消化水谷,温暖脾胃。主用法用量遇酒食后,细嚼。摘录《遵生八笺

  • 加剂除湿汤

    药方名称加剂除湿汤处方苍术(炒)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2两,茯苓2两,橘红半两,辣桂半两,厚朴(制)半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气虚伤湿,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呕逆,或溏泄。用法用量每

  • 七宝散

    药方名称七宝散处方琥珀珍珠各9克硼砂1.5克珊瑚4.5克朱砂硇砂各1.5克玉屑3克蕤仁30粒 片脑麝香各0.3克制法将上前七味俱研极细面,再人麝香、片脑、蕤仁三味,共研,熟官绢筛过,密贮罐内。功能主治

  • 活血润燥生津饮

    药方名称活血润燥生津饮别名生津散处方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瓜蒌仁、麻子仁、甘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天花粉各等分。功能主治活血,润燥,生津。主燥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加减五皮饮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五皮饮药方名称加减五皮饮处方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五加皮6克,防己6克,茵陈6克,桑枝15克,苍术4.5克,菖蒲1.5克。功能主治行水利湿。主水迫心肺。(妊娠水肿)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