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散

高良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45克(锉)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当归3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卒心痛,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木瓜1两(干者),香薷1两,梨枝叶1两半,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霍乱。冷热不调,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草豆蔻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虚腹胀,肠鸣切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白豆蔻1两,桂心1两,芎藭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冷气不和,心腹疼痛,或时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侵,去白瓤,焙),木瓜2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转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桂心1两,木瓜2两(干者)。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过多,遍身筋转,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麦3分(锉),诃黎勒皮1两,白术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细辛半两,桂心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虚冷,胸膈冷气,痰饮,口中清水自出,胁急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桂心3分,木瓜2两(干者),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转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为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三十九: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沉香3分,干紫苏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饮酒后脾虚,心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疼心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3两。

制法上酒浸,纸裹,入慢火内煨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胃气极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暴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七十八: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散

处方高良姜1两(锉),干木瓜半两,莲子心半两,菖蒲半两,丁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胃冷咳癔,气厥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 防风黄芩二物汤

    药方名称防风黄芩二物汤处方防风1两,黄芩3两。功能主治妊娠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上药煎至1碗,入阿胶5钱,热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射干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射干汤药方名称射干汤处方射干(二钱半) 芍药(二钱半)薏苡仁(三钱) 桂心(半钱)牡蛎(二钱)石膏(二钱)功能主治治肝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悲嗌干,善怒时增,女子目下青

  • 加减消毒饮

    《医宗金鉴》卷五十八:加减消毒饮药方名称加减消毒饮处方升麻牛蒡子(炒,研)山豆根紫草连翘(去心)生地黄赤芍川黄连甘草(生)功能主治治痘初出以致起胀时,热邪在里,蒸热有汗者。用法用量引用灯心,水煎服。摘

  • 滋肠五仁丸

    药方名称滋肠五仁丸别名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桃仁30克杏仁30克(麸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松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麸炒)陈橘皮120克(别为末)制法上先将五仁别研为膏,合陈橘皮末同研匀

  • 败酱草散

    药方名称败酱草散处方败酱草3两(炒黑),炒生地5两,当归身3两(醋炒),小川芎1两,白芍药2两(炒),川续断3两(炒灰),甜竹茹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冲任脉虚,蓄泄无权,血露日久不止,脉虚数。

  • 芰实花散

    药方名称芰实花散处方芰实花(阴干)5两,糯米花(阴干)5两,黯子花(阴干)5两,乌菱3-7个,麝香3分,胡桃3-7个(取油入内),不蚛皂荚(锉)寸段2挺。制法上药除麝香外,为细末,用糯米饭搜为团,以炭

  • 半墨丸

    药方名称半墨丸处方半夏(生姜制)南星(生姜制)软石膏香附子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痰火气嗳。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引《

  • 马兰膏

    《古方汇精》卷四:马兰膏药方名称马兰膏处方马兰头不拘多少(冬季无叶,取根亦可)。功能主治小儿双足红赤,游风流火。如足至小腹,手至胸膛,多至不救,急用此方救之。并治大人两腿赤肿,流火,或湿热伏于经络,皮

  • 紫草汤

    药方名称紫草汤处方紫草(去苗)吴蓝各30克木香黄连(去须)各1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火黄。先体热身赤,午后变凉,遍身有赤点起者。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

  • 加味桃仁承气汤

    药方名称加味桃仁承气汤处方桃仁(去皮尖)、大黄、芒硝、甘草、桂枝、当归、白芍、苏术、红花。功能主治努伤吐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钞类编》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