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汤

高良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5克厚朴6克当归桂心各9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心腹突然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锉)2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3度,炙干)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2两,白术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木瓜(去皮瓤并子,焙干)3两,五味子(拣)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肉豆蔻仁1两,盐3升(淘去泥滓,炼成盐花,研)。

制法上15味,先捣前14味,为细末,与盐花末同研令匀。以水5升,下药末1时入锅中,和盐花同煎,不住手搅,候水干,出药于盆中,干即贮之。

功能主治破气消食。主霍乱,心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加生姜少许,煎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饮食辄呕。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遍,炒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心腹冷疼,痰逆不消;兼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惠》卷三: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3两,木瓜2枚,杉木节5两,川椒1两(去目),蒴藋5两,蓼叶5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肝虚冷,转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煎取8升,去滓,加醋半升,搅令匀;及热,纳于杉木桶中,淋蘸两脚,兼以绵揾药汁,裹转筋处。

摘录《圣惠》卷三

《外台》卷七引《广济》: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10分,当归10分,橘皮8分,厚朴10分(炙),桔梗8分,桃仁50枚(去皮尖),吴茱萸8分,生姜8分,诃黎勒5分。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久心痛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高良姜散(《圣惠》卷四十三)。

注意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两半,槟榔(锉)1两半,木香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厥逆,腹满妨痛,或上冲心;寒疝卒痛,积聚不散,上冲心腹,与阴相引,痛则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4两,桂心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吐痢,转筋欲入腹。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如人行4-5里1服。

注意忌生冷,生葱。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别名高良姜煮散

处方高良姜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热气不调,霍乱吐逆不定,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3分,木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锉)3分,人参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缩砂蜜(去皮)半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肠胃受风,久为飧泄,下痢呕逆,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锉)1分,苦楝根皮(干者,锉)2两,胡椒3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蛔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空心服。服讫卧少时,未得吃食,或吐或泻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5两,木瓜1枚,杜梨枝叶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霍乱,冷热不调,吐痢。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2升,绞去滓,空腹温3服,服别如人行6-7里。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

《千金》卷十三: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别名高良姜

处方高良姜5两,厚朴2两,当归3两,桂心3两。

功能主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劳风。

用法用量高良姜散(《圣惠》卷四十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心腹绞痛而见胁满如刺,明系木邪凌上之实证,故用良姜、厚朴温散滞气,当归、桂心温散结血,兼行心肝肺三经以破寒积也。

摘录《千金》卷十三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厚朴、官桂。

功能主治因寒,心胀痛。

用法用量作1服,水1钟半,煎1钟,去滓,稍温服。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高良姜汤

药方名称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木瓜(干者,去瓤)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霍乱转筋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猜你喜欢

  • 百灵藤酿酒

    药方名称百灵藤酿酒处方百灵藤10斤(以水1石,煎取3斗),神曲9两(微炒黄色,捣末),糯米3斗(炊作饭)。制法上候饭冷,即熟揉曲末入饭中,并药汁同入于瓮中,一如酿酒法。经3-5日,看沫尽,即更炊1斗糯

  • 金衣至宝锭

    药方名称金衣至宝锭处方焦白术5钱,陈皮5钱,莪术3两,甘草2两,茯苓3两,木香5两,南山楂4两,三棱3两,胆星2两,青皮2两,槟榔4两,山药4两,琥珀3两,雄黄2两,朱砂6两,牛黄3钱,冰片3钱,麝香

  • 参茸片

    药方名称参茸片处方熟地黄400g,当归320g,山药320g,茯苓200g,炒白术200g,牛膝200g,枸杞子200g,盐补骨脂200g,制远志120g,柏子仁霜120g,炒酸枣仁120g,人参12

  • 蓝汁方

    药方名称蓝汁方处方生蓝青叶(捣取自然汁)1大碗,雄黄5分,枯白矾5分,安息香5分,红硬降真香5分,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解诸毒。主瘵虫、恶虫。用法用量上以雄黄等同研,入蓝汁内,月初五更空心服。摘录《医统》

  • 大朱砂丸

    药方名称大朱砂丸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

  • 黄蓍羌活饮

    药方名称黄蓍羌活饮处方黄蓍(一两半)。羌活、石斛(去根)、防风、枳壳(麸炒)、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炒)、五味子、牡蛎(煅),各一两。断续(半两)、地骨皮(三分)、生地

  • 安荣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安荣汤药方名称安荣汤处方当归(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丹参6克淮山药9克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阿胶(蛤粉炒)6克 川续断6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热,崩

  • 沉麝汤

    药方名称沉麝汤处方木香、麝香、藿香叶、连翘、乳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疽之人,时为庸医用毒药掩盒,或刀割伤血肉之重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摘录《集验背疽方》

  • 蜡烛平胃膏

    药方名称蜡烛平胃膏处方平胃散、蜡烛油。功能主治肾脏风疮。用法用量上用平胃散,以蜡烛油煎过,候冷,调敷疮。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引水散

    药方名称引水散处方石燕子1双(醋淬)海马海蛤滑石琥珀赤茯苓川木通通草山栀子仁(炒)泽泻猪苓(去黑皮)车前子(微炒)茴香(微炒)瞿麦穗萹蓄苦葶苈(纸衬炒)忘忧根木香白丁香鬼棘针各30克制法上药二十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