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根散

麻黄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黄根60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牡蛎60克(烧,研粉)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风虚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用药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匀。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圣惠》卷八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半两,败蒲灰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1两半,雷丸1两半,牡蛎(火煅过)1两半,甘草(炙)1两,干姜(炮)半两,粱米半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以粉儿身体及头。甚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圣惠》卷二十九: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处方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十八: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黄根

处方黄根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牡蛎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二十三:麻黄根散

药方名称麻黄根散

别名麻黄根散粉

处方黄根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牡蛎2两(烧为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虚汗出不止。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延寿丹

    《丹溪心法》卷三:延寿丹药方名称延寿丹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巴戟各60克赤石脂车前子 菖蒲柏子仁泽泻川椒(去目,炒)熟地黄生地黄枸杞茯苓覆盆子各30克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

  • 荔枝散

    药方名称荔枝散处方荔枝7个(连皮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呃逆不止。用法用量白滚汤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胆连丸

    药方名称胆连丸处方干绿豆粉4两,黄连(细末)4钱。制法上2味盛于盅内,用猔猪胆4个,取汁入末内,加麦面和匀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火眼,口疮。用法用量每日15丸,盐汤送下;服3日,再不必服。如口疮,噙

  • 麻黄白术汤

    《直指》卷十二:麻黄白术汤药方名称麻黄白术汤处方麻黄(去节)、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梗、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感风发疟。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细辛、

  • 风疳丸

    药方名称风疳丸处方青黛2钱,黄连2钱,天麻2钱,五灵脂2钱,夜明砂2钱,川芎2钱,芦荟2钱,龙胆草1钱半,防风1钱半,蝉蜕1钱半,全蝎2枚,干蟾头3钱。制法上为末,猪胆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疳

  • 玄胡六合汤

    药方名称玄胡六合汤处方当归地黄芍药川芎玄胡 苦楝(炒)各30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治妇女脐下冷,腹痛,腰脊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 拨粥

    《普济方》:拨粥药方名称拨粥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制法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

  • 九圣散

    《中国药典》:九圣散药方名称九圣散处方苍术150g黄柏200g紫苏叶200g 苦杏仁400g薄荷200g乳香120g没药120g轻粉50g红粉5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浅棕色的粉末;气清香。炮制以上九味

  • 豆蔻顶

    药方名称豆蔻顶处方豆蔻1两,红信3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朱砂3钱,佗僧5钱。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卜子大。功能主治吐痰毒,并吐清水。主疟疾。

  • 红粉霜丹

    药方名称红粉霜丹处方火消1两,枯矾1两,硼砂1两,水银1两,皂矾(煅)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罐内,烧酒拌匀,炒至黄色,再入朱砂5钱、雄黄3钱,封口,打火文武三炷香,约有灵药1两,配朱砂1两,乳匀,用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