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福宫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隋书·宇文化及传》: 大业末,杀炀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隋末宇文化及弑炀帝,夺江都舟楫,行至显福宫,即此。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隋书·宇文化及传》: 大业末,杀炀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隋末宇文化及弑炀帝,夺江都舟楫,行至显福宫,即此。
①三国吴置,属临贺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兴安县。②西晋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百余里。南朝陈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南梁州。寻废。③北魏
即大肚川。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乡。《方舆纪要》卷16内黄县 “戏阳城” 条下: “ 《志》 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北宋置,属巩州。当在今甘肃陇西县境。后废。
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水经·济水注》: 百脉水 “北径黄巾固,盖贼所屯,故固得名焉”。《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三年 (388),“燕青州刺史陈留王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退屯黄巾固”。胡三省注
亦名观珠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观珠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观珠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观珠塘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北七十里”。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鹿步。旧属番禺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广州市东鹿步。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设巡检司。
亦作陆川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良国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改上都云等处长官司置,属都匀安抚司 (后改都匀府)。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南七里。清以后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上都云等处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南。属都匀卫。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