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香连平胃散

猜你喜欢

  • 悸心痛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兼悸者。多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医学从众录·心痛》:“虚痛即悸痛,脉浮而小细

  • 十绝

    虚劳证十种危重证候。气短,目视亭亭无精光,心绝。鼻虚张,气短,肺绝。面青,眼视人不直,数出泪,肝绝。面黑睛黄,素汗流,肾绝。泄涎唾,时时妄语,脾绝。爪青,恶骂不休,胆绝。背脊痠痛,腰重,反复难,骨绝。

  • 王开

    【介绍】:元代针灸医生。字启元,又字镜泽。兰溪(浙江兰溪)人。家贫好读书,游大都(北京),在窦汉卿门下二十余年,精习针灸术。1277年(至元初)任扬州教授,后辞归。著有《重注标幽赋》、《增注针经密语》

  • 正邪分争

    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邪气因

  • 脑衄

    病证名。指鼻出血甚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血证论》:“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乃鼻血多,溢从口出,非别有一道来血也。亦非真从脑髓中来,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因名之曰脑衄

  • 改訾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败疵。见该条。

  • 肠鸣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又称腹鸣。《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枳实理中汤加木香。二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六君子汤加木香。三曰邪在大

  • 肾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由骨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骨痹者。《圣济总录·肾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行,所以善胀,筋骨拘

  • 蝉衣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蝉蜕,详该条。

  • 黄花茵陈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